|
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询|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江门市鹤山市优化服务与创新模式助力成长时间:2025-01-12 13:10 编辑说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全国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不断提高。一些地区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前线,为青少年搭建“精神港湾”;一些学校顺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高心理教育质量;有的学校从“心”入手,构建“全科育心”、“全员育人、全心育人”的工作模式……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具体做法—— “5·25”心理健康日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 优化服务,筑牢阵地,助力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多措并举保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保护儿童青少年心灵健康。 创建服务中心,为青少年打造“精神港湾”。鹤山市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近日正式揭牌。中心有效整合鹤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相关资源,开设心理知识普及区、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治疗室等功能室,为青少年提供全面、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该中心由鹤山市12355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日常运营,采取实时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志愿者服务队以中心为基地。除日常执勤外,还为青少年提供上门服务和教育活动等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法律知识及防溺水、性侵、欺凌预防等活动。 、反诈骗等专题讲座,定期开展青少年自我保健教育、中高考减压、开学第一课等活动。 构建“1+1+N”体系,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 “1+1+N”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在鹤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立的“1”宣传推广阵地、在鹤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设立的“1”12355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职位和“N”个咨询服务站点;开通团河山市委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小程序“1”个总预约端口,打造“1”个线下直达服务站点,充分发挥学校、医院、社区等“N”个服务哨点功能。此外,鹤山市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功能室建设等措施,推动各镇(街道)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站)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同时整合相关资源,为偏远乡镇青少年提供现场、就近的心理咨询和快捷服务,青少年心理服务效率大幅提高。在减少求助难度的同时,青少年的隐私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团河山市委还积极打造“线上+线下”宣传小班模式,全方位引导正能量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线上方面,推出“洪小利”宣传栏目,青少年登台讲好鹤山故事,传播正能量。结合中考、高考等时间点,根据学生各学段心理特点,以视频、微博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专栏。 ,引导青少年放下心理包袱,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打造坚实的办学基础,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鹤山市教育系统持续推动学校深化和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护学生心灵。例如,沙坪街道第六小学以“双减”背景下学校全员心理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为主题驱动,构建并持续推进全员心理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的心理教育模式——“1363”完美心灵教育体系。学校在韵律情商班成立了心理俱乐部,在430课后优质关怀服务期间开展活动。它通过音乐、戏剧、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心理调节。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心晴晓园”,心理老师每天值班,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可通过学校“心育邮箱”预约心理健康咨询或联系班主任。 桃园镇桃园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积极监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每学期伊始,利用江门市中小学生心理素养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评估。根据相关评估结果建立台账,教师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实时更新台账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随访。学校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深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 “5·25”心理健康日 云南省昆明市十四中学:打造“6+X”特色服务模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建立了学生、家庭、学校一体化的“6+X”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服务模式,即6项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和X个特色活动,顺势而为,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质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是打造心理服务阵地。学校建有130平方米的学生成长指导中心,集接待室、音乐放松室、咨询室、团体助理室、个人咨询室、沙盘室等为一体。配备两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二是建立三级预警机制。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全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防护,形成一级预警;各班班主任、各年级领导定期召开心理健康班会,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问题,并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二级预警形成;学生干部、学生心理委员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学生团员的骨干作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早报告,形成三级预警。 三是开展归档、监测、课程、团体救助、个体救助、心理健康科六项日常工作。学校在学生刚入学时就建立心理档案,使其一生保持不变。每年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监测并及时归档,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动态监测,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根据现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团体辅导;因材施教,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个案追踪。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2:00至14:00、17:20至19:00。心理老师轮流值班,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每年5月举办心理健康节,并举办心理剧比赛。话题立足校园生活,涵盖亲子关系、青春期困惑、学业压力、校园欺凌等,增强心理健康工作的互动性和艺术性,在真实情节的演绎中提高心理健康的实效性教育实施。 四是开展X专项活动。包括聘请专家到学校进行心理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稿件比赛、建设心理健康文化长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全方位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5·25”心理健康日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润和分校:育全教职工、全心育人、保障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润和分校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坚持发展、预防、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心理工作原则,形成了“全学科教育、全员教育、全心全意”的心理工作方针。教育”的工作模式。 强化“心”课堂。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定期为1-9年级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心理团队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课程内容涵盖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生命教育、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情绪管理、职业规划等,进一步巩固了心理教育课堂的地位。 开设“心”专题班。学校根据心理评估、专家复查、班主任动态观察、心理师咨询等确认学生风险等级后,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包括德育主任、行政主任、年级组长、心理老师的工作小组。 、班主任、学科老师、校医、家长。通力协作、多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为每一位预警学生制定专题班级计划,扎实有序推进危机干预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及时干预突发性心理事件。校园危机事件。 开展“心”活动。依托“5·25”、“世界心理健康日”、全校学生运动会等节点,学校聘请专家团队,召集心理教师、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等,利用课余时间如阳光休息时间定期为学生组织各种主题小组活动和主题讲座。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应对挑战、适应环境的“心”能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心”支持。为培养学生法律观念,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学校还成立了青年警察联盟。 开设“心”俱乐部。学校成立了专注力训练俱乐部,与家长形成合力,解决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等问题。通过舒尔特网格法、视觉注意力训练、听觉注意力训练、运动注意力训练、混合注意力训练等,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培养孩子自信心、自律等优秀品质。 配备“心”委员。学校于2022年建立班级心理委员会制度,每个班级配备两名心理委员,一男一女。心理委员是同学们的亲密伙伴和观察者,师??生之间的使者,是班级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和学校心理活动的推动者。为帮助心理委员提高工作能力,学习同伴心理咨询专业技能,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心理委员培训,以便心理委员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增强“心”的联系。学校成立家长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家进行系列讲座和访谈,培养智慧家长,提高学校、家庭、医社协同教育水平。充分发挥育人合力,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沟通受阻、学业压力、青春期困惑等问题。 提高“心”的力量。学校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学生社团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珍惜、热爱生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自云南省教育厅、江门日报鹤山伟士、成都中和中学润和分校微信公众号 微信编辑|贾淑婷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