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008-7318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 成都心理咨询|16岁抑郁症少女的康复之路:社工介入与家庭支持案例分析
详细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16岁抑郁症少女的康复之路:社工介入与家庭支持案例分析

时间:2025-01-18 13:08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社会工作者制作(ID:)

作者 |朱丽娜

校对|徐云祥

单位|成都市郫都区怡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郫都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心

一、案件背景

(一)案件所有人基本情况

案主为晓晓(化名),女,16岁。事实上,她没有人抚养她的孩子。 2021年1月,她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被诊断为中重度抑郁同年辍学,在家吃药休养。目前她的情绪比较平静。 ,无暴力倾向。

当事人的父亲去世,母亲因精神残疾在温江万春医院住院。委托人的母亲有过第三次婚姻,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与前夫住在一起,很少与她交往。因此,客户常年跟随这位75岁的老人。他和祖母住在一起。因为在学校受到同学排挤,他基本上没有同辈的朋友。退学后,他与同学基本没有联系。他唯一接触过的人是他的祖母和他的兄弟。

(二)案件来源

成都心理咨询培训学费_成都学生心理咨询_成都辍学在家心理咨询

案主是辖区智障服务站的社工。在日常走访中,他发现自己存在生活过度依赖、认知不理性、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等多重问题。配合现场联席会议的启动,现场社工分享了自己的案例情况。区精神残疾服务中心社工组织座谈。基于问题的多样性,现场社工与区精神残障服务中心联合跟进案件。

2.问题分析

(一)生活过于依赖奶奶,独立生活能力弱

客户常年与75岁的祖母住在一起。奶奶接管了委托人的很多事情,让委托人没有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客户也变得极度依赖他的祖母。与此同时,他的生活不规律,长期缺乏。健康规划。

(二)缺乏人际沟通渠道,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客户辍学并留在家里。他很少出门,也很少与外人交流。因为在学校受到同学排挤,他基本上没有同辈的朋友。退学后,他与同学基本没有联系。客户的兄弟已经帮他安排过好几次了。短期工作。由于身体和性格问题,我一次不能工作超过一周,所以没有同事可以交往。我唯一接触的人是我的祖母和兄弟。

(3)服务对象对自我能力期望值低,缺乏自信。

客户辍学后,客户的兄弟和祖母给他介绍了相关工作。由于健康、性格、学历等多重原因,工作在短时间内失败,客户的自信心受到很大影响。

3、需求分析

成都心理咨询培训学费_成都辍学在家心理咨询_成都学生心理咨询

(1)学习生活技能,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二)拓宽人际交往渠道,强化社会支持网络

(3)改变自我认知,提高自信心

4. 理论应用

(一)“身-心-社交”一体化服务模式,“身”指身体,“心”指心理,“社交”主要指社会互动和社会支持。我们从身、心、社会三个维度出发,关注身、心、社会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关注“身、心、社会”三个方面的服务需求,更好地服务客户。

(2)情绪ABC理论认为,刺激事件A(事件)只是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信念B() ),即人们的负面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并不是由某一触发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经历该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错误认识和评价而造成的错误它的。直接由信念引起(B)。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协助来访者澄清和认识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帮助来访者建立自我信息。

(3)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接触来维持个人身份并获得情感支持、物质帮助和服务的方式。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由于当事人的个人性格、过往经历以及身体原因,导致其人际交往渠道狭窄。

5. 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协助客户学习生活技能,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2、引导客户外出参加社区活动,拓宽人际交往渠道,增强与同行的互动;

3、引导服务对象正确认识自己,改变自我认知,提高自信心。

(2)服务阶段

第一阶段,联动家庭教育资源,帮助当事人和奶奶了解自己现有的非理性信念,建立对生活、对自己、对彼此的合理信念,树立生活自信;

第二阶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参与家务劳动,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三阶段,邀请来访者尝试走出去,参加社区活动,帮助他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6. 服务实施流程

成都心理咨询培训学费_成都学生心理咨询_成都辍学在家心理咨询

(一)建立专业关系,瞄准服务需求,精准链接资源,建立服务信任

服务初期,社工与老奶奶沟通得知,服务对象初确诊抑郁时曾主动接受过一两次心理咨询,但因收效甚微,便没有继续。 。

社工与案主和奶奶沟通后,明确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征得双方同意后,社工联系了资深家庭教育专家、国家级心理咨询天才觉醒专家熊先生。考虑到当事人去陌生地方的不适和不安全感,社工同意熊老师的建议,定期上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定期拜访客户家,引导客户出去放松,探索客户的内心世界,激发客户改变的动力。同时,也为奶奶提供心理支持,让她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保持信任。

(2)了解非理性信念,学习处理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区智障中心联动站点社工定期上门服务,引导案主在服务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结合参与社区活动,通过猛击疗法和呼吸疗法帮助案主理解和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处理负面情绪,减少人际交往中过度的焦虑和紧张。多重引导让来访者逐渐适应并接受陌生人的沟通。

在此基础上,心理咨询与奶奶和案主分享了基本的沟通技巧,让他们能够在积极的状态下互相支持,增强彼此的信心。

在社工的鼓励下,奶奶尝试用积极、鼓励的话语与案主交谈。客户的积极回应让奶奶松了口气。

(3)学习生活技能,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根据案主的实际情况,为了达到培养案主独立生活能力的目标,社工与案主共同制定了“生活技能学习计划”。计划实施之初,委托人按照计划完成了练习和家务。当他出现戒断情况时,社工及时介入,并与案主一起优化调整方案。奶奶的鼓励和积极支持,让他养成了跑步的习惯,主动分担洗碗、打扫卫生等家务。

(四)参加社团活动,拓宽人际交往渠道

区精神障碍中心与现场社工合作,开展以精神障碍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区主题活动。社工邀请案主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活动。他们主要负责活动期间奖品的放置和发放。通过活动,客户锻炼了自己,让客户感受到参与活动的乐趣,建立人际交往的信心。

7. 效果评估

(1)服务对象对自己的非理性认识改变了,情绪有所好转。

(2)当事人尝试走出家门参加社区活动,人际交往渠道拓宽。

(3) 服务对象开始参与家务劳动,独立生活能力提高。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 电话直呼

    • 19113215764
    • 19113215764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