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2020年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报告:疫情下的双重困境与挑战时间:2025-01-25 13:12 2020年1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暨2019我国女性心理健康研究院暨健康传播大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中国心理健康绿皮书》显示,职场女性心理问题普遍概括的说,随着年轻化的趋势,工作、经济压力、外表是影响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的三大原因。大约85%的职场女性在过去一年中经历过焦虑或抑郁。 新冠疫情爆发后,行业从业者的流动轨迹发生了变化,经历了停工、复工、返乡、甚至失业。其中,职场女性受到的影响较大,但受到的关注较少。更多的女性在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负担下挣扎,陷入双重困境。 疫情下的职场女性 2020年3月15日,38岁的顾奇正式失业。 失业前,顾奇是昆明一家房地产行业的房产顾问。不过,新冠疫情期间,昆明暂停了商品房的销售和促销活动。昔日熙熙攘攘的售楼处已没有人影。房地产开发商很快就解雇了不签合同的从业人员。 “经济压力太大,找工作太难,感觉什么都做不好,大脑一片空白。”单亲妈妈顾琪哭着说,“我每晚只能睡3个小时,每天都很焦虑。” 女性面临的老问题在疫情中变得更加严重。疫情一发生,女性无偿承担的繁杂养育和照顾责任,不仅没有成为她们获得更稳定的工作保障和收入的理由,反而常常成为她们被解雇、被拒绝的原因。比如,顾琪找新工作的时候,处处碰壁。人们也会以家庭责任为借口拒绝她,告诉她:“你先把孩子带回家吧。” 在外向型企业做HR的胡可欣比顾奇要好。虽然她没有失业,但收入却减少了40%。 “情绪很低落,下班回家,和老公说不上三个字,还有吵架的迹象。”胡可欣无奈地说,“每个月的银行贷款、房贷近5000元,加上一月三口之家的基本开支4000元,再加上额外的2000多元,夫妻俩的月收入还不到” 15000块钱,这一天就很难了。” “虽然我一直像‘三娘’一样超负荷工作,但男同事升职、加薪的机会都多了。”在北京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谭静告诉记者,竞标失败后她一直抑郁。精华 另外,谭静因总是担心工作问题而长期失眠。 “我能明显感觉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很难集中,每天都昏昏欲睡,本来的工作就干不下去了。”她说。 大约90%的职场女性都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消极”情感、心理和身体症状。例如,近一半的职场女性表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她们很烦躁、容易担心、或者感到恼火或害怕;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职场女性受到头痛、颈痛、背痛的困扰。 重大事件中女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5倍。此外,防疫期间他们也不出门带孩子。家务活是平时的好几倍。斗智斗勇,难免身心疲惫、失眠焦虑。 多重角色的压力 近期,国家加快复工复产。由于学校尚未复课,有未成年子女的学员面临着照顾孩子和复工的困境。截至3月初,全国复工率为77%,去年同期整体工作量恢复率为58%。研究发现,未成年人从业人员工作量明显不足;尤其是“职场妈妈”,职场复工概率较低,更多选择在家工作;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作为第一任妈妈的高燕杰对于宝宝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和高兴。如果你想回去工作,你照顾宝宝的时间就会减少。你也会焦虑宝宝和工作的关系。 鑫源在微信群里无奈地说,“孩子不开学,只能辞职。”当她努力干活的时候,孩子不停地打扰:“妈妈,你看我的画怎么样?”“妈妈,我想尿。”“妈妈,我饿了。”让她工作效率低下,经常出错。两个不同的频道随时变换,让她整天头疼。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张丹丹发布了论文《防疫期间“职场妈妈”的心理压力》。文中,一系列与疫情期间职场相关的妈妈们被“曝光”。 “相比之下,职场妈妈们这段时间还是比较困难。一方面,她们渴望回到单位工作;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照顾不能去的孩子。上学后,他们只能选择在家工作或不工作。”调查数据客观地反映了婆婆的真实情况。张丹丹说,“在工作和照顾孩子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并不快乐。” 云南省妇女儿童医院心理医生李洁子告诉记者,目前职场女性毕业后选择早婚,重返职场后要面临从零开始的尴尬,家庭的负担使得他们无法拥有未婚的年轻人。同样的加班;小成就后选择小事业后重生,面对年迈母亲的风险,可能会被90后-90后取代。面对社会观念和家庭经济压力,以及独自繁衍过程中的艰辛。 “做你应该做的事” 这段时间,各地相关机构也开通了心理热线,缓解疫情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张丹丹认为,心理热线的增加肯定是好事,但关键是要让大家知道、明白如何及时参与心理热线咨询和答疑。她建议,心理热线的告知渠道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告知。 保证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基础是良好的生理健康。 《绿皮书》表明,职场女性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合理补充营养;保持适量的运动;规律的生活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三个方面才能保持健康的体质。 专家建议,可以从改变主观认识、调整人际关系、采用特殊的放松方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来调节焦虑。自我调节非常重要。遇到事情,一定要主动去处理。面对现实,“有症状就做该做的事”。如果有事情不开心或者不好,就应该积极面对。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已经成为结果的事实无法改变。 ”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医生钟楚楚表示,对于职场女性来说,人际关系也可能带来焦虑。在应对焦虑时,还可以尝试冥想和深呼吸来纠正纠正焦虑时的过度换气。 针对职场女性面临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钟楚楚表示,运动是最好的发泄方式。可以选择摇摆运动,比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与人交流。沟通有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