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情感修复心理咨询|婚姻冲突的根源,并非性格不合、价值观差异等表因时间:2024-06-17 13:12 作者:熊玲 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90年代在医院从事精神病学及临床心理治疗工作,是国内心理咨询领域最早的从业者之一。2001年至今一直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从事心理咨询咨询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能力。 亲密关系一般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以及爱情、婚姻、闺蜜等无血缘关系的关系,我们这里说的关系是婚姻关系。 从情感感受上看,亲密关系是一种真实或想象的共生关系,两人即使不在一起,但只要想起来,依然感觉温暖、亲密。现实中只有婚姻关系很难有这样的感觉,大多数恋人步入婚姻后,逐渐发展成各种类型的冲突关系。 人们通常认为,婚姻的矛盾甚至破裂,是因为性格不合、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出轨等原因造成的。但其实,这些都只是表面原因,根源还是在于双方心理的不成熟,还处于依赖的“共生阶段”,或者双方对爱人的渴望——亲密。这两个根源就像隐形杀手,深埋在亲密的婚姻关系中。 共生依赖强迫症 我们用电视剧《虎妈猫爸》来说明这一点。剧中体现了一种育儿特点:母亲严厉苛刻如虎,父亲温柔包容妥协。简单来说,剧中展现的就是中国式育儿模式:女性家庭有虎妈猫爸,养育出下一代的虎妈猫爸;男性家庭有狼爸猫妈,也养育出下一代的虎妈猫爸。两个家庭结为亲家,有了第三代——独生女茜茜。在育儿方面,围绕着这个7岁的孩子,各个家庭的大人(包括叔叔阿姨)都加入到了战斗中,他们吵吵闹闹,狼狈不堪,虎视眈眈,猫眼惺忪,矛盾不断。 冲突背后,是两个奇怪的现象。一是中国家庭沉迷于权力斗争,缺乏情感交流;家庭成员看似处于混乱、地位危机、权力失控的状态。他们高举“爱孩子”、“为了孩子成长”的旗帜,争夺自己的话语权,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呐喊助威。二是中国家庭亲密关系紊乱:亲子关系大于、高于夫妻关系;或者各种关系相互侵犯。 的确,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两大能力尚未发展起来:一是爱的能力(很多家长疑惑: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变得冷漠、忘恩负义?);二是辨别人际需要的能力(很多成年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依然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缺乏敏感度)。 现实中每个家庭不都是这样吗?现在的独生子女不就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一代吗? 想想看,如今的青少年问题越来越多,亲子关系问题越来越多,快速结婚离婚越来越多,在工作上做得很好,但在亲密关系上却遇到麻烦的成年人越来越多……这种现象难道不让我们感到多了一丝理解吗? 那么,中国的教育体制为何会“爱的时候乱,管的时候乱,爷爷奶奶破坏正常的育儿”,为何中国家庭中亲子关系比夫妻关系更重要?说实话,这种现象本身就很不正常,就像是错乱的锯齿,埋下了日后亲密关系冲突甚至崩塌的隐患。 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最核心的情结:爱儿女情结,或者说依赖儿女情结。父母依赖儿女“好”,依赖儿女有价值。这种核心情结牢不可破,千百年来“养儿防老”的信念支撑着它,几乎成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外国人不需要防老,生活得自由自在,而中国家庭却有很多防御情结。 中国文化也导致我们的父母对“爱”有着很深的误解,以为付出就是爱,殊不知付出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能力,当孩子长大成人,缺乏独立和爱的能力时,他们就责怪孩子没用,怎能不潜意识里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绑在自己身边,永远占有、拥有? 于是就有了共生关系牢不可破的强迫性重复,即使如今家庭已经隔开几代人,但人们在婚姻心系原生家庭,或在步入婚姻后视对方为原生父母,渴望或要求被爱、被呵护,双方上演着共生依赖的场景,依然屡见不鲜。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理解,父母之所以无法“放开”孩子,是因为代代相传的感情:只有和孩子共处,才有存在感和重要感。通过《虎妈猫爸》,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家庭和家庭教育,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到不适:压抑、不自由。我们也应该通过《虎妈猫爸》反思这样的教育模式:父母以错位的角色和观念来教育(或者说控制)孩子,孩子可能不幸成为他们“好心”的牺牲品——心理障碍、物质依赖、抑郁等心理障碍。 心理上还未成熟的成年人,无论是在建立亲密关系的初期,还是结婚之后,都可能被熟悉的“共生依赖感”不断刺激、唤起,驱使他们一心一意地寻求和要求“被照顾”。我们也可以很熟悉地预测,这种关系的后果,大多是受挫、失衡,甚至是亲密感的丧失。 亲密,深深的爱情陷阱 亲密,原本是指关系中的亲密程度,是“婴儿与母亲共生”的绝对甜蜜与安全感。但在现实婚姻中,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对亲密有强烈的需求,甚至将其上升到人格层面:双方信任,就不能有秘密,保守秘密=心怀不轨,保守隐私=不信任人。 他们始终认为亲密是爱的宣言,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必然要素。 事实上,我们发现亲密关系的异化恰恰是女性对于亲密关系的痴迷。 例如,N女士说,她结婚五年来感受到的亲密感迅速减少,她感受到丈夫的沉默、默契,甚至冷漠。为了防患于未然,她一直与丈夫进行“深入而亲密”的谈话,她决心要开诚布公地谈论:你的沉默意味着什么,你是不是对我不满,你是不是打算背叛我等等。丈夫的持续沉默只会激怒N女士,她一直要求他说出心里话,在任何时候都要说实话。最终,双方都无法忍受对方的“胁迫”,最终分手。 从坚持彼此亲近的女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执念:幼稚的自恋。她们仿佛一直生活在童话般的二元世界里,因为那里是一片净土,没有阴影,没有差别,只有温暖和包容。 如果说每个成年人都有孩子情结,那么那些坚持亲密关系的人显然有一个严重依赖的宝宝,他们在成人关系的残酷现实中始终感受到强烈的不安全感,于是拼尽全力去实现“亲密”。 心理学告诉我们,婴幼儿时期有两种情况会导致“共生依赖”:5岁左右没有经历与母亲必要的分离,或者经历了太多的分离(尤其是被遗弃的婴儿)。这会在他们的心里种下对分离的恐惧,这种恐惧会驱使他们学会:对人和情感的过度依赖,或者采取不信任的回避、与亲密关系隔绝等防御模式来保护自己免受孤独感。 我们需要看到,正是人们的“共生依赖情结”,衍生出人们对未来亲密关系的渴望——亲密。婚姻中的男女如果执意追求亲密,是爱情的深沉呼唤,是爱情的天真表达;作为现实要求,它会窒息人们的独立需求,换言之,它会消解(瓦解)现实的亲密关系。 维持亲密关系的真正纽带是什么? 首先,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我们知道,很多糟糕的婚姻,双方都想离婚,但为了孩子,没有离婚。也有人为了保住糟糕的婚姻,把孩子当做纽带。在一些即将分手的婚姻中,孩子确实起到了维系感情的纽带作用。 我认为,如果婚姻和谐,孩子能增加婚姻的稳定性和幸福感,是锦上添花。如果婚姻婚姻濒临破裂,还以“为了孩子”作为维系婚姻的理由,那么孩子只不过是一根脆弱的稻草而已。 其次我想说,维持亲密关系的真正纽带是两点:尊重差异和爱整个人。或许只有一点:尊重差异。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爱整个人。就像欲望一样,你只有吃饱了,才能指望着满足远征。 人们通常认为信任、责任,甚至无私的奉献,是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纽带。这话没错。仔细想想,那些出现矛盾或分手的婚姻,在步入婚姻前,其实都了解这些“要素”,也努力去了解,但就是没有做到。久而久之,亲密感就疏远了,关系就破裂了。 如果我们深究起来,并不是他们不负责任,言行不一,而是他们缺乏最基本的能力:尊重差异。这种尊重不是你通常理解的谦卑态度,而是无条件接受别人缺点的能力。 这似乎是每个人都明白的基本道理,但也是人们最难做到的事情。 亲密关系中矛盾的升级,无非是裂痕逐渐扩大的结果。根源永远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不喜欢缺陷”。在建立亲密关系的初期,“不喜欢”被我们的理性合理化了。说得更专业一点,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隐藏缺陷,或者习惯了将自卑压抑到潜意识中。久而久之,“不喜欢缺陷”就演变成了“不尊重缺陷就暴露”,从而导致相互厌恶和指责。 互相攻击的亲密关系一定是由伤害对方的弱点而产生的,陌生人的弱点和缺点与我们无关。 奇怪的是,对于陌生人和非熟人的缺点,我们会选择忽视、暗自庆幸、宽容或帮助。但为什么对于亲近的人的缺点,我们会如此苛刻和刻薄呢? 这无疑表明同情和接纳人的缺点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和能力。然而这种基本能力在亲密关系中的脆弱性也显示出人性的弱点,也在于无法容忍自己的弱点。解决这一悖论的办法似乎不是培养什么能力,而是改变自我意识。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尊重和接纳人性中的弱点和缺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那么允许差异的胸怀就会开始打开。 我们无法消除差异,正如我们无法完美。如果尊重缺点和包容差异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基本纽带,那么这种纽带就是由双方都有自我意识建立起来的。我们只能希望,当满足他人被接受的需求变得与满足我们自己被接受的需求一样重要时,爱对方作为一个整体就会出现。 推荐课程 《课程系列 | 修复亲密关系》 本系列微课程将围绕阮老师推荐的EFT疗法相关书籍,从依恋理论和EFT角度讲述婚姻关系困难的原因(频繁冲突、性格差异、婆媳关系、婚外情等),分析冲突或冷漠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并提供相关的工具和方法供我自己学习和总结。在课程中也会发放给大家进行相关的实操。 通过这本书,你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还可以学习如何修复现有的、受损的亲密关系。 ●收听阮小勇老师的有声作品:《系列课程 | 修复亲密关系》,请到幸福学社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支持热线:/ 回复目录提取之前所有文章目录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