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008-7318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询 >> 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周艳:18 年经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著书分享感悟
详细内容

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周艳:18 年经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著书分享感悟

时间:2024-06-27 13:12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周燕从2005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今年已经是第18年了,她在成都创办了“心怡时光”工作室,接受心理咨询的大多是青少年,每月新增客户大概有10个。

她说,5年前,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在一次讲座上就表示,心理咨询工作室、医院精神科未来几年可能会接收大量儿童。“现在也差不多这样,每年三四月份开学,精神卫生中心的病房就挤满了孩子,而且年龄越来越小,这成了家长的头疼事,也是孩子的苦恼。”

她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整理成书,一本是《亲近你》,指导父母如何做父母,理论结合实际,通俗易懂,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另一本是《你好,女儿》,记录了她和女儿的互动,以及作为母亲的自我成长。

有人想,“心理医生懂心理学,不会跟自己的孩子闹矛盾吧?”其实不然,她和女儿之间就发生过争执,学校也叫过家长来处理,“我当妈妈的时候,经常不上网。”

但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可以帮助她:“我会意识到我不在线,下一步该怎么办?我能找到回去的路。有时候我可能会走错路,但找到回去的路所花的时间比较短。”

周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成都“心意时光”工作室创始人

《靠近你》和《你好,女儿》的作者

我们必须面对父母和孩子

两个“甲方”

恢复合作伙伴:

我看过你的预约表,每天都排得满满的。周末和节假日也有预约,甚至还有时差十几个小时的海外预约。你一个月看多少病人?青少年占比是多少?

周艳:

我还没有真正统计过我所接待的咨询总数,青少年约占总咨询量的 70%。

但近几年,前来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每个月都有10个左右的新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小。前段时间我刚接诊过一个8岁的孩子,也接诊过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

三四月和九十月份是青少年抑郁的高发季节,这两个节点正是寒暑假结束后返校的时间段。经过长假,返校的孩子发现需要面对很多现实问题,比如老师的严格要求、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学习的压力等。

辍学的孩子也焦虑:同龄孩子都开学了,我该回去上学吗?该转学吗?是回原来的学校,还是另找学校?

最近,来找我的“厌恶学习”、“厌恶世界”的中学生越来越多。我看到他们手臂上的伤疤,听到他们说“生活毫无意义,疼痛让人麻木”。我听过几百甚至几千个孩子这么说,每次听到,我还是觉得很难过。

我前两天刚干预过一个高危病例,干预后他的自杀想法减轻了,但我知道还没有完全结束,就跟他说:“答应我,首先你不能一个人睡,一定要有亲近的人陪你;其次,接下来的两天你要心存愧疚,不要做让自己有压力的事情。”三天后,他又来找我,说他好多了。

为什么自杀和自残会和春天联系在一起?我至今还不太明白其中的联系。也许外面的草木葱茏、鸟儿啼鸣,只是揭示了内心的悲伤。冬天,世界是灰色的,内心也是灰色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反而更凸显了内心的凄凉。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希望用自己的声音给这些孩子带去一些力量:“有人说你脆弱,我不同意;有人说你不珍惜生命,我不同意;有人说你不知感恩,我不同意;你的绝望和痛苦不是虚伪的,是真实的。你只是与众不同,而不是另类。你被孤立,但你有帮助。绝望是真实的,希望也是真实的。活着,活在这个世界,用你存在的方式。”

恢复合作伙伴:

青少年心理咨询与其他类型的咨询有何不同?

周艳:

做家庭系统心理咨询很难,因为我们要处理两个“甲方”,他们的需求不一致。一个是父母,他们是支付咨询费用的人,希望掌控局面。另一个是孩子,他们不付钱,但却是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掌控局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纠葛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因此,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在咨询过程中父母的配合程度,都是孩子康复的关键因素。

心理学家不可能也不会单单与一方结盟,父母与孩子都是共同受害者或受益者,都是加害者,只是双方都不自知而已。

其次,父母的作用远比心理医生重要!在青少年过去的教育环境和现在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他们的影响远比心理咨询大。有些父母承诺会同情、赞美和支持孩子,但第二天却马上开始问:什么时候可以上学?什么时候可以好好学习?

成都青少年心理门诊_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询医院_成都青少年心理医生

曾经有一位父亲问我:“老师,我们现在不要求孩子成绩好,为什么他还是成绩不好呢?”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孩子已经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学习环境中度过了10年,我们不能指望10天不逼他学习,他就会康复。

另外,心理咨询之所以难,是因为它并不总是让人舒服的。如果你觉得舒服,其实并没有真正起作用。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换了3、4位心理医生,一开始他很愿意去,但看了几次之后,他就不想再去了。为什么?因为一开始心理医生要共情他,无条件地接受他,但当真正开始给他实验性的方法时,他就退缩了。

恢复合作伙伴:

您刚才提到家长的配合程度也是孩子康复的一个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家长的配合有哪几种形式?

周艳:

如果按照配合程度来分类的话,我大致把家长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真配合”,这类家长是真配合,他们尊重心理问题是一门科学,也尊重心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不干涉心理医生的工作,不发号施令,不问不恰当的问题。

他们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积极配合,愿意加入并做出改变,这一类家长约占10%。

有个女孩,因为学校管控太严,情绪非常敏感,经常失控,被老师视为“问题儿童”。她的父母积极配合咨询,女儿愿意他们出现,他们就会出现,女儿不愿意他们出现,他们就把女儿送到咨询室,默默走开。

渐渐地,她从完全不跟父亲说话,到最后接受心理咨询。她也从最初每周崩溃三次,到现在每三周崩溃一次,情况好多了。

虽然目前这类家长的比例还不高,但我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一比例会越来越高。

还有一类家长“部分配合”,占比最多,约60-70%。他们认为心理医生是“盟友”,是来充当“帮手”的,替他们说话,“老师,请帮我照顾好这个孩子”。

而且,他们还会不自觉地越界,开始“指挥”心理医生,“那是因为他/她恋爱早了”、“他/她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他/她就是喜欢玩手机”……就好像医生还没进手术室,父母就已经想好了手术方案。

他们还会过分美化、强化心理医生的作用,甚至将其“神话化”,认为把孩子交给心理咨询,就万事大吉了,自己不需要插手,不需要做任何改变。

这类家庭一般会有两种结局,如果家长愿意配合心理医生,孩子的情况会相对好一些,有的家长虚假自我比较强,表面上很配合,但内心排斥,在咨询过程中逐渐脱落。

最后一类占20%,父母本身有人格障碍却不自知,对心理医生和其他人充满不信任,孩子会特别痛苦,其实父母也很痛苦,因为ta在他们自己的认知里。

这类父母往往有偏执、强迫的一面,有位父母曾说:“我就不信我治不好你。”孩子就以自己有病为借口,说:“我就是治不好。”父母与孩子之间似乎在互相竞争。

这对心理医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刚开始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家庭,我会很沮丧,很自责。现在,我明白,这是家长几十年来的认知,很难改变。我会让家长做减法,明确告诉他们什么不该做。如果要改变他们的思维,或者让他们做太复杂的事情,他们做不到,也不利于孩子的康复。

缺乏心理营养

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关键

恢复合作伙伴:

近年来,心理咨询室、医院精神科接待了大量儿童,您认为现在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哪些?

周艳:

青少年的外在表现往往集中在厌恶学校、辍学、缺乏上进心、自我认知非常低等。有的孩子很直白地跟我说:“我觉得我死了,他们(家长)最多受苦一阵子,就不会再有我这样一个让他们汗颜的可怕的孩子了。”

大部分抑郁孩子都会有焦虑,其实焦虑是正常的,如果抑郁严重,一点焦虑都没有,那就太难了,焦虑是一种动力,他们心里还是有欲望的。

去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做了一个很权威、很详细的调查,我给大家看这样一组数据:受试对象总人数为学生。结果显示:

(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睡眠问题(25.2%)、抑郁(14.6%)、焦虑(12.3%)、攻击行为(4.1%)、退缩(3.8%)、违纪(3.7%)、躯体化(3.6%);

(2)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焦虑(27%)、抑郁(24%)、自残(22%)、睡眠问题(17%)、自杀意念(17%)、自杀计划(7%)、自杀未遂(4%);

(3)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抑郁(28.0%)、焦虑(26.3%)、睡眠问题(23.0%)、自残(22.8%)、自杀意念(17.1%)、躯体化(9.8%)、自杀计划(6.9%)、自杀未遂(未成功)(2.9%);

成都青少年心理门诊_成都青少年心理医生_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询医院

(4)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睡眠问题(23.5%)、抑郁(20.8%)、自残(16.2%)、焦虑(13.7%)、自杀意念(10??.8%)、躯体化症状(4.5%)、自杀未遂(2.7%)。

恢复合作伙伴:

青少年出现如此多心理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周艳:

这方面很多人讨论过,比如北京大学许开文教授就提出过“空心病”的概念,我觉得心理营养的缺乏,三感的缺失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我曾收集过上百位家长的清单,问他们:“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写下的愿望有:身体健康、自立、独立、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善良、热爱生活、乐观、有实现梦想的能力等等。然后我让家长只保留一个愿望,95%的家长都保留了身心健康和健全的人格。

身体健康很容易理解,但心理健康该如何看待?如何补充心理营养?很多家长对此并不是很清楚。回头想想,好像他们给孩子的很多都是“垃圾食品”,比如:指责、控制、否认、攻击、怀疑、讽刺。

我认为补充心理营养就是给孩子一种存在感、控制感、安全感。

存在感不是优越感。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在竞争中的优越感,而不是真正的存在感。父母本身就卷入了竞争,缺乏应对的动力和方法,不可避免地把孩子拖入其中。

控制感,是指孩子有权利和能力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经常听到家长说:“这孩子小时候多听话,现在什么都不听,叛逆啊!”当我问家长:“你们想要一个独立的孩子,还是一个依赖别人的孩子?”家长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独立,有主见的孩子。”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控制。当家长的控制欲减少时,孩子的控制感就能增强。

说到安全感,家长们通常会立刻反驳:“我们又不打孩子、又不骂孩子,怎么能给孩子安全感呢?”其实,安全感不仅包括没有生存危机,还包括孩子想尝试一件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事情时,是否得到全力支持。孩子是否敢于不怕失败?如果失败了,他是否有信心再试一次?即使他犯了错误,失败了,他是否还十分确定父母还是认可他的?

希望父母

把“问题”视为机遇

恢复合作伙伴:

根据您的经验,儿童压力源的哪些部分正在发生变化并且是他们康复的关键?

周艳:

当然是家长和老师,但我们也不应该把心理咨询神化,我们能影响的只有那些愿意做出改变、积极配合治疗的家庭。

我不会责怪父母,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父母身上。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自己的缺点。父母也有自己的工作和压力,也有自己的认知局限。每个父母也在通过书籍、讲座和微信公众号学习。谁的书架上没有几本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呢?

恢复合作伙伴:

您将为这些家庭做些什么来帮助父母成长、帮助孩子康复?

周艳:

这个要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来处理。有个初三的学生,很喜欢玩电竞,他爸妈不让他玩,他就偷偷去网吧玩,很晚不回家。他爸妈很着急,问我怎么办?我说:“那你就在家支持他玩,总比让他偷偷去网吧玩要好。带他去看看电竞选手的真实生活,看看是不是像他想象的那么酷,是不是只是为了好玩。”

后来父母回心转意,支持他成为一名电竞选手,玩了4个月后,他发现自己距离成为一名真正的电竞选手还很远,于是又回去读书、参加高考,最终凭借体育方面的优势,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经过这件事情,他的父亲成长了很多,他自己也去参加了辅导课程,并且帮助了很多类似的家庭。

只要你支持孩子做他真正想做的事,鼓励他去尝试,不要嘲笑、嘲讽他,孩子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而且,孩子越小,父母的作用就越大。

如果家长意志坚强,给孩子喂食过多的“垃圾食品”,且孩子已上初中以上,我们会尽量让家长管束孩子,在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引导孩子自我构建、补充三大营养系统。

恢复合作伙伴:

鼓励、支持和等待孩子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该如何缓解他们的焦虑?

周艳:

成都青少年心理医生_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询医院_成都青少年心理门诊

首先,问问自己,你的初衷是什么,是不是像我们刚才说的,只是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呢?

其次,我觉得家长可以尝试转变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孩子走上歧途,是问题还是机遇?

我们可以把这次事件看作是孩子人格形成的一个里程碑,从而引导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做出积极的改变,和孩子一起按下开关,重启新的程序,探索出一条路。

恢复合作伙伴:

你们家长自我成长小组要么是八周,要么是两年,为什么定得这么长?

周艳:

我觉得家长需要把在“实验室”学到的东西,放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然后给予反馈和震撼。如果完全不在现实中实践,只是在工作坊里感觉浑身充满能量,感觉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帮助,等回到现实时,就不行了。

有位家长参加工作坊后,在反馈作业中提出了“辣子鸡丁理论”,对于辣子鸡丁这道菜,需要在一盘辣椒中找到鸡丁。她的想法是,即使家长不满意,也要相信“辣椒”里一定有“鸡丁”,在孩子身上找到值得肯定的地方,学会给予真正的赞美。

受过训练的心理学家

难免会出现“错误”

恢复合作伙伴:

您的女儿很独立,也很自信。有的家长会想:心理咨询这么了解孩子,难道他和女儿之间就不会有矛盾吗?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对您这个母亲有什么影响?

周艳:

我们之间也有过矛盾,我会冷冷地拒绝让她养宠物,理由是没有条件,没有时间,也会向她抱怨,还会被学校叫去叫她家长过来。女儿也有过一段时间对我“厌母”的时期,那时候她更愿意和朋友呆在一起,每天早出晚归,不管我这个老母亲有多担心。

女儿一个人在国外留学,抱怨的时候,我经常责怪自己没有帮她查,“太难就选容易的就行。”女儿说,“我最不喜欢你这种态度了。”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知道她需要的是理解和肯定,而不是我给她“掉头”或“退缩”的建议。这些建议代表着对她之前选择的否定,对她目前的能力和信心的不确定,对她自我成长力量的削弱。

当我做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我的反应很好,如果面对的是学生,他/她会因为我真诚的话语而得到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但是当我做妈妈的时候,我的反应往往不太好,表现也经常不稳定。

我的职业角色需要我不断成长,专业知识和培训对我帮助很大。当女儿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预期时,比如她“讨厌妈妈”,想跟小伙伴们玩,不想跟我这个老妈妈说话,我会从两个方面去思考:让她跟我说话是她的需要,还是我的需要?如果只是我的需要,我该如何对自己负责?

恢复合作伙伴:

你的日程安排得很满,咨询、写书、慈善活动、烹饪、分享会等等,但你的精力很充沛。这些精力来自哪里?

周艳:

我个人很喜欢欧文·亚隆,他是存在主义治疗的三大代表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的国际精神病学大师,读他的书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让我想要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写。

近几年,我出版了《亲近你》和《你好,女儿》两本书,现在又计划写一本探讨与父母关系的书,也算是家庭教育系列的“三部曲”。

我喜欢做饭。做饭是自我疗愈的事情,也给人一种掌控感。我做咨询、团体咨询、慈善工作。首先大家认可我的价值,信任我的专业。其次,做这些事情也算是自我修养,让我在人生最深的层次与人相识——这句话其实是欧文·亚隆的思想——它拓宽了我的边界,让我建立边界,收获很多,更强大了。

欢迎添加小袁微信加入读者群:

主编/曲华

副主编/张璐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 电话直呼

    • 19113215764
    • 19113215764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