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恋爱心理咨询|高校恋爱课爆火:填平恋爱经验与向往的差距,提升爱的能力时间:2024-09-01 13:12 ■本报记者 胡敏琪 单身还有可能找到另一半吗?女生为什么喜欢渣男?自由恋爱是死路一条,相亲怎么靠谱?异地恋这么难,还值得坚持吗?时下最火的情感话题,频频出现在大学恋爱课上。 对于从未谈过恋爱的人来说,突然开始一段恋情就像突然回到小学一年级。然而,他们对爱情的向往却停留在研究生的水平。恋爱课程持续火爆的背后,老师的初衷是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白,帮助年轻人建立和提高更广泛的恋爱能力。 “这世上的爱情算什么?热得人都挤不进去。”这条微博评论形象地描述了近日武汉大学“爱情心理学讲座”一席难求的火爆场面。 爱情话题总是能吸引不少流量,这几年,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段新兴、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逸飞等高校教师开设的爱情课,在社交媒体上爆红,吸引了不少流量。 此前,一项针对全国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高校开设恋爱课程。这一诉求背后,大学生有着怎样的情感困惑?高校恋爱课程能给他们想要的答案吗? 快速时光,快速爱情 别人都在谈恋爱,我也要不要也谈恋爱?表白被拒后该如何选择?单恋许久的人该如何释怀?很多同学的爱情还未开始,就被“无情”地挡在了门外。 一旦陷入恋爱,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就更多了。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金凤仙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总结了如下问题:沟通困难,“爱难言”,表达羞涩,或在双向交流中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矛盾冲突中左右为难,出现矛盾时不知所措或陷入困境;友情与爱情之间的平衡,是多陪伴侣还是室友,恋爱中的亲密会导致同龄人之间的疏远,从而产生矛盾;异地恋中的坚持,长恋后亲密后的平淡期如何选择;恋爱中的性冲动、性行为的困惑等。 梁永安在他的短视频中提到了一个典型的问题:年轻人谈恋爱,先在一起再谈恋爱,根本不知道喜欢和爱的区别,以为很喜欢一个人,很开心,那就是恋爱了。其实不然,只是互相喜欢而已。 “很多人一旦进入一段感情,就该说该说的话,该吃该吃的,该看该看的……什么都有了,变成了日常生活,但内心的根本的东西并没有解决。真正的爱情,需要对对方有深刻的理解,对对方的价值观有深刻的认同。”梁永安说。 段欣星也有同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人的爱情也变得快节奏起来。但爱情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深切关怀,当一个人把自己托付给另一个人时,是两个生命合二为一的感觉,这是很严肃的事情。但他们似乎不太在乎爱情背后复杂的内涵,处理得有些随意。” 这样的关系让年轻人很难维持长久的恋情,他们的爱情蕴含着深深的不安全感和担忧。梁永安在与段欣星的访谈节目中解释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时间已经被资本编程化、碎片化,人们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做好的事情、找到自己喜欢去爱的人,这就大大增加了这两件事的难度。 大学恋爱课火爆的背后 现实中,学生们也面临着上述的困惑与迷茫,希望寻求帮助、得到解答,这也是高校恋爱课程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 “另外,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正是人体进入最旺盛、最旺盛的成年期之前的阶段,对异性的关注、兴奋、好奇心都会比较正常,这也是恋爱课受欢迎的原因之一。”金凤仙说。 “大学生正面临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需要完成自我探索,有更全面深刻的自我认知,更理性稳定地体验和调节自己,学会爱自己。在此基础上,他们需要进入成年期的‘练级打怪’,学会爱,思考伴侣、家庭,尝试人生新的角色和任务,以社会一员的身份去理解和接触爱。”金凤仙解释,爱情课程也契合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 爱情是人生的必修课。“建立在亲密关系基础上的爱情关系,满足了人们对于归属、关怀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意味着对彼此强烈的情感依恋和依赖,有利于人们形成持久的社会支持网络。这在人生中占有极其关键的地位,也是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段欣星团队在《爱情心理学必修课》一书中解释道。 “问题在于,中国现行的教育中,情感教育和性心理教育相对缺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长辈很少教我们如何处理亲密关系。而且,随着社会方式的改变,我们在与同龄人交往时需要处理亲密关系的情况越来越少。”段欣星坦言,学生缺乏学习如何处理情感机会。 梁永安曾说,对于没有经历过情感教育、没有谈过恋爱的人来说,突然开始一段恋情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就像突然回到小学一年级。但他们对爱情的向往,与研究生处于同一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特别大。 段欣星认为,大学开设恋爱课程可以树立更健康的恋爱观,帮助正在恋爱或渴望恋爱的年轻人少走弯路。 但很多同学也有这样的疑问:如何谈恋爱可以通过课程来学习吗? 爱情是一门以情感为核心的复杂学科,涉及生命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心理学为例,心理学对人的情感、感受、人际关系等“情感”问题做了大量研究。爱情中的许多问题,心理学早已得到分析和解答。“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爱情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很多人只看到了爱情不通的一面。”段新兴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我经常跟学生讲,爱情不光是身体,大脑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有身体,大脑不在,这样的感情就很容易出问题。前提是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爱情的理论知识,爱情的心理规律等。”段新兴说。 爱情的心理学是怎样的? 2017年,段欣星在学校开设了一门MOOC《爱情心理学》。2018年暑假,这门课程频频登上微博热搜,目前阅读量有六七百万。 本课程从什么是爱情入手,系统梳理爱情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讲解两性之间的差异、稳定爱情的心理规律、求爱选偶心理、爱情受挫的心理和爱情发展的心理特点。 在教学与心理咨询实践中,段欣星发现学生不是没有爱,而是不会好好谈恋爱,这正是“相爱容易相处难”的体现。于是,她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讲解了恋爱中如何经营亲密关系,尤其是如何解决冲突问题。典型话题包括:你的喜欢是爱情吗?亲密关系是相近好还是互补好?如何处理伴侣间的争吵?如何识破爱情中的谎言?如何应对“嫉妒”?如何分手等,非常接地气。 此外,段心星希望在这场爱情课中传递一些核心思想,比如,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完美爱情”,只有“完整的爱情”。而“完整爱情”的心理基础是双方健康的“心灵”和“自我”,双方都需要在检讨中不断完善。爱情虽然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永远是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只是通过另一个人拓展了人生的广度和深度。 金凤仙表示,从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爱情课程的设置首先要让学生“认识爱情”。通过心理学的定义,让学生知道成熟理性的爱情有物质基础、社会条件,有心理和生理的相互吸引。可以给学生讲讲爱情的成分,维持完美爱情需要哪些因素。然后,帮助学生“辨别爱情”,比如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区分“爱”和“喜欢”,因为只有明确了爱是什么,才能看清对方是谁。再引导学生“培育爱情”,如何经营爱情,学会爱,学会恰当地表达爱,处理爱情中的矛盾。当然,也要结合生理发育部分,弥补缺失的“爱情的保护”,比如制定一份“分手自爱手册”,如何接受分手,通过性教育科普,引导学生在爱情中爱自己。 金凤仙认为,大学爱情课程还应该与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辩论以及课后资源推荐等结合起来,让爱情课程更加生动、实用。 “大学开设爱情课程的目的,不是教大家成为研究爱情的学者,而是让大家成为爱情的受益者,先爱自己,再爱别人。理论性和实践性并存的课程设计会更加贴合学生需求,课程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还能在爱情路上充当助手。”金凤仙说。 爱情课不只是讲爱情 四年前,王宇(化名)第一次接触段新兴教授的爱情心理学课程时,正值三年恋情陷入瓶颈,她与男友因看待问题、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同而经常吵架,这一度让她很困扰。 然而,这门课程却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在理解异性时,我们不需要一直问对方在想什么,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我是他/她,处在这样的处境下,我会有什么感受,然后试着从对方的原生家庭、成长经历,以及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理解对方,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对方在爱情中的表现。 在一段关系中,两个人需要更多地关注彼此认同的领域,这样双方才会更加满意,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更加一致。避免“人们往往会高估差异,因为他们只注意到极端情况”的问题很重要。 这些观点让王宇的恋情进入了第七个年头。她说,她学会了一件事:尊重彼此的差异,保持平等的关系,不要盲目迁就对方。有了这样的认识,王宇也逐渐将自己从依赖型人格调整为相对独立的个体。 今年刚上完恋爱心理学课的大三学生飞宇(化名),原本就陷入了心理危机。随着几段感情越来越短,她开始怀疑自己“我不适合恋爱”。“这门课及时纠正了我错误的看法,两个人分手,要找到正确的归因点,一味的讨好对方,让自己很卑微,不利于一段感情的健康发展。它让我免于自我否定,心理负担减轻了很多。” 更为难得的是,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爱情课不仅仅是讲爱情本身,它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如何经营一段感情,如何对待情感,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差异,从而与他人形成一种联结。 “爱的元素,比如关心、尊重、理解、责任,同样存在于与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的关系中。因此,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在与他人交往时,减少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同时收获自己想要的,而不只是恋人。”余飞说。 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说,爱是人类的一种主动能力。“培养爱的能力,不一定是爱一个异性,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亲人、同学、朋友,都是值得我们去爱的人。培养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培养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和消除爱情中的矛盾纠纷,对恋人负责,从而收获一份幸福美满的爱情。”段欣星对《中国科学报》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爱情课程其实是在帮助学生建立和提升一种更广泛的爱的能力。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