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婚姻心理咨询|抑郁症话题日常化:是关注还是风险?时间:2024-05-29 13:12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并不是坏事,理论上,“音量大”可以表示“抑郁”现象的盛行,也可以表示社会舆论对“抑郁”现象的全方位关注,而“关注”可以看作是一个公共议题得到积极推动和解决的重要前提。 但更多人选择谨慎。微博上有人将“抑郁的日常话题”与“不孕不育”、“无痛流产”等大肆宣传进行类比,认为它们可能导致同样的后果:过于频繁、密集的讨论,很容易让人潜意识地认为整个事件(或整个行业)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从而低估可能的风险。 (李彦的笔记里全是别人的故事) 风险甚至可能隐藏在“微信聊天”中。 8月,李艳加入了一个主题为“婚姻情感咨询”的微信群,群里有一名老师、数名运营员和普通群员。根据群公告,老师将于8月20日周四19:00-20:00举办一堂心理学公开课。在此之前,群员可以在群里以格式发布自己的问题,然后由助理负责收集,课后由老师进行解答。 他根据之前的经验,很快将这个微信群定义为“应该是团体辅导”——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咨询形式,以“讨论、分享、交流”为主要形式——李彦让我暂时理解为“研讨会”,它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会力争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 但越接近开课时间,他越觉得不对劲。比如,他发现很多群员都像是“回头客”,每次有新成员加入群时,他们都会不断重复“听了李老师的课,好多了”这样的话。李艳觉得这几乎不可能,因为“如果真的是重度焦虑,那需要的是治疗,不一定适合团体治疗,听课能治好的,顶多也是一种(焦虑)情绪。” (《回头客》也运用了排版技巧,突出了李老师的主题) 新群员之间的聊天内容更加灵活,但情绪也更加激动。他们曾发起过一个关于“邻居/亲戚八卦”的讨论,群员先“讲自己的故事”,其他群员在简短给出忠告后,就会进入“喊口号”阶段,比如“别把我的宽容当成你肆无忌惮的资本”。 几百条聊天记录下来之后,整个群进入一种“很团结,鼓励讲故事”的微妙氛围。一位活跃的群员这样定义大家,说大家“很善良,但有点尖锐”。 不久之后,群里的人“成功”等到了高潮:一名自称丈夫出轨的女孩在群里“很具体”地求助,她晒出了“小三”的照片,并详细描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自己的疑惑——“我24岁,小三50多岁,我老公怎么会爱上她?” 我翻看当时的聊天记录,觉得“不合适”的大概只有李彦。老师和运营人员都没有出面干预,提醒群里的女孩子,不要向陌生人详细讲述自己的年龄、地域、工作、婚姻状况,更不要随便发照片,因为“这是一个公开的微信群”,没人真正查过群成员的来源。 更何况她所遭遇的问题其实是需要婚姻咨询的,最好是夫妻双方都参与,否则很难尽可能地恢复事件的原貌。 但收效甚微。在群友们上百次“安慰”和“训斥”后,她终于被群里“李老师”劝服。不久后,助理发布了征集问题的格式,让这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成为了这门“课程”的头号问题。 (助理正在收集问题,但有些小组成员不明白格式) 我大概用了半个小时听完李老师接下来的问答。从聊天记录来看,更像是单向的“讲课”,因为她准时到场后,就密集地完成了课程内容和语音互动问答,并没有向提问者索要更详细的信息。我甚至不知道提问者是否还在线。 李彦当时的感受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在朋友圈发文抱怨“我就是个韭菜进的”,但很快他就释然了,因为朋友建议他想想自己是怎么进群的。 (李妍一直留到最后,直到助理解散组合) “进群需要先加助理,然后把海报分享到朋友圈,再截图发给助理,才可以邀请进群”,李彦画了一张思维导图式的流程图,并在旁边写下几个数字,“想想真正的心理咨询的价格,免费做有什么意义?这也太微商了吧。” 李老师的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李艳的猜测,她明码标价,自己的“系统认知行为疗法”价格为199元,包括8节课、4节问答,每节课不到50元,而一二线城市的线下咨询机构,单节课收费至少是这个价的6倍。 除了“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便宜”,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李彦认为,这是“微商”的“原罪”:他们能让你看到需求、激发需求,并乐于为你提供解决方案(尽管这些解决方案大多被简化为“消费”),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己并不了解自己卖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比如最近很火的代餐奶昔,其原理就是增加饱腹感,让你感觉不到“饥饿”,但微商总会告诉你里面有营养成分,能帮你“分解或消耗脂肪”——这种判断来自于销售培训,而非微商通过学习或研究得出的结论——结果就是消费者的行为来自于销售技巧而非产品本身,“这显然太容易掉入陷阱了”。 李岩猜测,这位李老师很可能也陷入了同样的陷阱。毕竟,“建群”、“转发分享”、“太便宜”都看似是“销售技巧”,而相应的,顾问是否消化得了信息、建议是否可行、课程成员的画像如何,这些“产品质量”问题几乎都被忽略了。 他甚至觉得李老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因为海报上附上的李老师的简历上写着两个身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婚姻家庭治疗师。 在网上搜索“婚姻治疗师”基本上只能找到网络小说和电视剧,更多的时候被称为“婚姻咨询师”,这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职业。至于后者,他记得“几年前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就被取消了。” (对大多数外行来说,“国家二级”就是“权威”的代名词) 我查了一下资料,帮李彦补上记忆:2017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取消了原来的全国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从2018年开始,心理咨询将由中国职业技能培训协会认证,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基础+实践)方可获得认证。 很多人讨论过这次改革的原因,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原有的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咨询师证书,因为仅限于笔试,通常只能证明人们学习过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并不能代表其胜任心理咨询的职位。而“实际操作”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李彦打了个比方,用“过时的资格证书”来为自己背书,认为“缺乏说服力”。“这就有点像卖房子的人说,靠近大马路就交通方便,靠近菜市场就热闹,虽然你不能说他错了……” (李老师群里也有“同龄人”) 刘欣欣之所以会深挖,是因为她“曾经被骗过”。 几个月前,她在“成都兼职招聘信息”的微信订阅号上看到一条心理咨询的推送通知。她按照文章提示,添加了一位自称来自“高等教育云培训机构”的招聘老师。该老师告诉她,考取中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并对“证书”的资格做了简单说明: “心理咨询”均通过线上培训,线下机构颁发的证书并不能让他们获得执业资格。 刘欣欣说,当时自己很动心,一方面价格不高,花点钱多考个证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自己也非常想从事类似的职业。她朋友圈的背景图是《连太郎医生》里的堺雅人,这是一部由“心理学家救人”的故事组成的日剧。 但招生老师对“通过率”的强调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特别是在考试前,专家会给我们做一系列的试题讲解和预测,因为他们参与了考试出题组,对考试的重点、难点、考点比较了解。他们还会提供四套真实的模拟试题。只要你考前多练习两面题目,课上认真复习,一般一次通过是没有问题的。” “真不敢想象,自己未来的心理咨询,会来自一场持续数周的突击考试。”刘欣欣满脸“韭菜感”。 (也有人表示在豆瓣上看到过类似广告) 我曾经通过招聘平台尝试了解所谓“行业准入”的门槛。 有些公司要求应聘者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心理咨询咨询师资格证,而有些公司则只要求应聘者持有“专业”心理咨询资格证或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证,并未明确这些资格证的颁发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证明了高教运这样的培训是合理的,确实能让人们“有证可干”。 但刘欣欣坚持认为,“心理咨询不应该是应试教育”,因为“心理咨询不是调解纠纷、判断案件、解决实际问题,光有知识储备是没有用的”,否则只能“批量生产杂牌军”,“至少是对(咨询师)的不负责任,最多是消耗市场(信任)。” 看来在李老师身上,能找到相应的线索。 我的同事洪宪通过百度和天眼查进行交叉搜索发现,李老师就读的“方舟心理学校”曾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合作开办过一所200小时的心理学培训补习班。一名疑似招生老师称“方舟心理学校”当时是“全国唯一”、“全国最权威”。 今年疫情期间,学校的一张招聘海报上,进一步描述了报考心理咨询的好处,称课程能帮助“提高生活质量”、“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学校四大特色一栏中,“高薪就业”和“金牌证书”占据了前两位。洪贤疑惑地问道: “他们是在寻找需要帮助的人,还是寻找能够帮助他人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培训班似乎还有“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功能,他们向“农民工”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开放了免费报名名额,网上能找到疑似学员分享经验的群聊截图。 我很好奇,方舟心理学校所在的四五线城市,对心理咨询的需求是否如此之高,是否能够长期、大规模地支撑起如此大规模的“人才批量生产”。李彦提供了另一个观点: “以前申请三级心理咨询资格,需要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在我的采访名单中,项程主任是最接近“权威”定义的,他所在的南岛心理咨询所,在成都有着很好的口碑,所内很多老师都和一些211、985高校合作,开设心理咨询技能培训课程。 他们的公众号和“李老师”的区分度更大,李老师的话题更具体,有时候谈“失眠”,有时候谈人际关系中的“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南岛最近的三篇帖子则是关于“共情”、“口欲期”和“母婴依恋”。 但更重要的是,项程主任帮我梳理了另一套“心理咨询”的培训流程:“需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培训过程,这样的培训单靠线上教学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线下的培训、交流和指导。” 这个周期大概在3-5年以上,这其中包括学习和临床培训,取得行业专业资格认证,并且明确区分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的概念,让从业者认识到这不是治疗或者医疗行为,而是一个“有独特职业特征的职业”。 因此,他与李艳、刘欣欣有着同样的感受,“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非心理学专业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种证书培训,尤其是那些只有课程设置,却不公布授课导师名单的培训。” 我在目前主流的心理咨询平台上也看到过类似的观点,比如易心力、简单心力,它们对心理咨询咨询师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要求至少有100小时的咨询经验,这也恰恰证明了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知乎网友整理的表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咨询这个职业确实排斥“外来者”。 南岛也有心理咨询培训,但项主任认为,进入这个行业,首先要取得心理学基础教育的学位,专业能力比专业资格更重要。此外,要谨慎选择加入合适的专业体系,包括协会、学会、理论流派相关的专业体系,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职业和行业动态,获得学习机会。 “对于已经具备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人来说,可能更容易拿到这个行业的入场券。但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则要看能否取得职业资格认证,以及在专业体系中的学习程度。” 事实上,从我后来找到的一份详细履历来看,李老师也是沿着这样的轨迹逐渐成长起来的,他显然特别适合成为“速成班”的反面典型。 (该简历真实性有待核实) 后来我加入了李老师带的新小组,尝试和小组成员互动——但很难有有效的互动。比如,当我对“服用褪黑素会产生依赖性”的说法发表不同意见时,只有一个小组成员问我是不是“学医的”,话题方向一点都没有改变: 而对这一群体来说,失眠和噩梦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李艳也把李老师留在了自己的朋友圈里,并且有了新的发现。 10 月份的一天,李先生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帖子,是一篇标准的鸡汤文,配图是两个站在水面上的石人,配文是: “只要你坚持,它就会是一个好产品。 当它倒下时,就只是一堆石头了。 如果你放弃了,那就会是一个笑话。 只要你坚持下去,它就会像一个传奇。” 李岩认为,当一个人开始相信鸡汤时,通常意味着两种情况:要么他遇到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从而希望获得一些“超乎寻常”或“带有主角光环”的帮助;要么他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即使鸡汤最受诟病的是“因果颠倒”和“逻辑混乱”。 这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对很多人来说,找到一个可以聊天的微信群,是不是最好的心理咨询呢?” 虎嗅年度十大作家 十年广告创意工作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指南”()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