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感情矛盾心理咨询|探讨都挺好剧中苏家子女成长困境及心理专家深度解析时间:2024-12-21 13:32 电视剧《都挺好》虽然已经完结,但其引发的养老、重男轻女、原生家庭等社会话题却依然挥之不去。剧中,苏家父母对三个孩子的态度各异,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自己和孩子,也持续影响着孩子成年后的生活。 故事的最后,苏家人意识到“一切都好”,但现实中,那些“苏明哲式男孩”、“苏明成式男孩”、“苏明玉式女孩”的困境还是值得讨论的。本期我们邀请三位心理专家来探讨苏家三个孩子的成长。 活在别人期望中没有自我的“苏明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成都市成华区阳光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鞠洪林认为,从表面上看,苏明哲是一个成绩优秀的优秀孩子。他考上了名校,也有一份好工作。他找到了一位好女士,生活看起来很美好。事实上,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 就像国内很多优秀、听话的孩子一样,苏明哲一直在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努力学习,考上名校,找到一份好工作,以至于忘记了自己需要什么。 小时候,苏明哲是父母的骄傲,很少关心弟弟妹妹的事情。回国后,他突然意识到,除了优秀,自己还需要做一个孝顺的老板。事实上,苏明哲缺乏生活能力和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遇到这种情况他也从未表达过自己的困惑。因此,他一味地迁就父亲的要求,这让一家人十分尴尬。 当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实现大家的期望时,他陷入了绝境。剧中,苏明哲失业了,被妹妹苏明玉发现。他的第一反应是生气。他希望尽力掩盖自己的缺点,仍然在大家面前树立起优秀大哥的形象;买一套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房子,提高家人的生活质量。贬低并指责妻子不慷慨…… 生活在别人期望中的人往往自我界限不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表达自己想要什么。在青春期,孩子通过叛逆表达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与父母的分离。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分离与个体化”,因为只有在心理上将自己与父母和他人分离,才能建立个体意识。 听话的孩子往往很难建立自我意识,并且一生都在迎合他人的需要。一旦有一天,他们发现无论自己如何迎合,都无法满足别人的需求,危机就会来临。因为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个时候,他就会陷入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挫败感,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甚至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鞠洪林有一些建议:有机会和自己单独相处;与自己对话,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不妥协,坚持自己的想法;你可以努力成为顶尖人才,到了中年你要学会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而不是只做别人期望的事情或者社会主流文化认为你应该做的事情。所谓“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其实就是知道人的局限性,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被别人牵着走。 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乖巧。用主流价值观绑架儿童是不人道的。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把权力还给孩子。不干涉、不暗示孩子,真正让孩子去探索、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样,孩子的快乐是由内而外、根深蒂固的,而不是随波逐流、受外界影响。当他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他都会像苏明玉一样去处理,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迷失了自己。 心理年龄永远18岁的“苏明成” 有责任心,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但这些元素在苏家二大公子苏明成身上却看不到。观众看到的是他年老时的无意识,他无法控制的极端情绪,以及他对家庭和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说人有两个年龄,即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那么苏明成的心理年龄就相当于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少年。 成都华西小学心理老师蒋慧表示,苏明成的幼稚心理与苏妈妈的溺爱有很大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要划清界限,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要轻易逾越界限。但在电视剧中,苏母几乎照顾了苏明成的半生,从学习、工作、买房、买车、结婚。作为一个成年人,苏明成根本不知道自己肩上背负着怎样的责任。 这样的孩子是非常悲伤的,因为他的父母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要承担的事情。比如,成年之前,要承担学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成年后,要学会独立生活,规划人生;有了家庭之后,就要学会做父母、做孩子,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要责任。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给孩子实践的机会,那么孩子越大,就越难面对越来越多的责任和负担。 电视剧中,苏母去世后,苏明成失去了依靠。他面临的是需要赡养他晚年的父亲、需要偿还的贷款、需要养家糊口的人。 “就像一个一直在做二次方程的孩子,突然要学微积分,他的心情就会崩溃。”江蕙认为,这也是苏母去世后,苏明成三个孩子中变化最大的原因。 。 她建议父母在爱中要克制,不要把手伸得太过。孩子人生的主导权永远属于孩子。只要父母不逾越界限,孩子就会自然成长。父母偶尔需要学会示弱,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自己规划人生。 苏明成对母亲的过度依赖,也与父亲角色的缺失有关。 “苏明成可以从母亲那里学会关心别人,但他无法从父亲那里学会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江蕙说,一个被母亲养大的男孩,要走一条“弯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参考模板。女孩只需要向母亲的方向发展,或者超越母亲,成为更好的女人,而男孩则需要“转危为安”。他首先会不自觉地向母亲的方向发展。在男性中,他的意识觉醒后,成为了一个具有男性角色意识的男人。然而,苏明成却因为找不到可以参考的模板而陷入了这个“角落”。 “苏明玉”回到家人,与自己和解 很多人都想像苏明玉一样生活,但是有几个人能够幸福地走上人生巅峰呢?春妮夏花教育创始人之一、国家心理咨询胡东海认为,苏明玉独立、坚强、理性,但不善于表达情感,尤其是负面情绪。很长一段时间,她都隔绝了自己的情感。这是由于童年时期缺乏爱和支持、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除了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照顾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陪伴和情感支持。如果在原生家庭中,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条件的爱和照顾,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并且愿意信任别人,更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从而帮助自己在学习和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初次经历,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苏家,孩子的生死完全取决于苏母的意愿,明玉从小就在被忽视的环境中长大。当家里没有人可以依靠她,她只能依靠自己的时候,造就了她的独立,但也造就了情感缺陷。家庭矛盾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被她隐藏起来了。 电视剧中的苏明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财务自由,在家庭纠纷中充满自信。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那么幸运能够偶遇贵人,在学业上也没有像明宇那样“有生存能力”。于是,他们在社会打拼的时候,缺乏最重要的心理资源和成长的内在动力。 。 苏母去世后,苏明玉被迫回到娘家。在处理各种情况的过程中,她重新融入了家庭。这个过程有痛苦和不适,但她再次与家人建立了情感联系。当明玉无路可逃,不得不去应对和面对时,她就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亲密关系。 每个人都需要情感联系,每个人都需要家庭的温暖。被打后,明玉独自躺在病床上,心情郁闷。她也渴望别人的关心,需要家庭的温暖。尤其是当人处于低谷的时候,家庭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是一门高深学问。胡东海认为,只有释放内心的悲伤和愤怒,努力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和解才会到来。电视剧的结局是幸福的,因为苏明玉长大了,有力量去面对和审视过去的自己以及与父母的关系,比父母更有能力去爱和表达爱。但宽恕并不是原生家庭的唯一出路。与电视剧不同的是,原著中并没有美好的结局。苏家依然受到伤害,冷漠地生活在一起。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结局。 胡东海提醒,心理学引入“原生家庭”一词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而不是把它当作批评和怨恨。虽然童年对于人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原生家庭却存在缺陷。如果不引起疼痛和焦虑,则无需刻意处理。真正的原生家庭问题,没有决心和意志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可以尽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但没必要以此为借口拒绝成长。 地上的羽毛背后是对爱的渴望 电视剧《都挺好》以中国式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深度视角,让家长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 值得思考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爱与恨、善与恶都是同时存在的,都有其价值。 爱可以是甘露,也可以是毒药;仇恨可以是伤害,也可以是力量。大儿子获得了价值,但也成为了价值的牺牲品,无法面对现实生活的变化;二儿子获得了情感,成为情感的附庸,无法面对挫折,解决自我发展的困难;小女儿被忽视,但他有机会摆脱被母亲心理绑架的命运,完成自己的救赎。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爱与恨,如何平衡内心的冲突。 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的家庭蓝图。面对原生家庭的影响,每个人都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或许,只有找到真实的自己,真正感受到爱,才能学会审视、整合那些缺点,学会原谅、和解。 文丨向颖、胡敏、吴玉婷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