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感情矛盾心理咨询|我校组织全校新生完成心理测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时间:2024-08-18 13:16 近日,我校延续往年的习惯,带领全体新生于2017年11月15日下午完成了学校组织的心理测试,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志愿者协会也帮助新生完成了这次重要的心理测试。 新生心理测试在我校综合楼六楼机房进行,于11月15日下午根据各学院分配的机房统一进行。新生在测试前在机房外排队,由我校心理协会会员、心理咨询师邹亮带领进入机房指导测试。心理测试一般需要半小时左右完成,结果可稍后查看。问题严重的学生可以要求心理咨询。辅导和咨询完成后,我们将对这些学生再次进行测试,观察心理辅导的效果! 刚入学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家庭经济条件等压力,而且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比成年人稍差,此时做心理健康测试很有必要。一旦发现心理问题,学生会向老师、同学求助,如果不及早发现,任其发展,只会越来越严重。我校为新生准备的心理测评系统,将为他们提供更精准的心理现状分析和专业的心理参考。 现在很多高校在学期开始的时候都增加了这样的心理健康活动,这体现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很多学生觉得没必要浪费时间,其实,这真的不重要吗?心理测试的结果,与其说是学校想了解你,不如说是学校希望通过这个测试,帮助你了解自己。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时期,更是学习思考、思考自己、思考社会、学习沟通的时期。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了解人的自我、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学科。 当前,由于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一方面,学校无力妥善消化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随之而来的大班教学、“散养式”教学模式,让不少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一时无法适应,产生内心的焦虑与恐慌;另一方面,连年扩招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沉痛的现实,给很多人特别是贫困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大学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让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面临极大挑战,极少数大学生甚至选择走极端。 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社会现状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不同于新陈代谢自然过程引起的生命损失,是指除老死、病死以外的各种死亡,包括自杀、他杀、意外事故等,其中以自杀占比最高。 2007年7月,保监会主办的首届校园安全与风险管理论坛上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和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近期另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突发性、脆弱性和报复性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突出特点;心理素质差、社会压力大、某些媒体的不良宣传误导以及教育缺失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自卑、失恋、失意等心理因素引发的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位类型。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不仅给学生家庭带来巨大痛苦,而且严重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影响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因素有很多,从近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分析,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心理压力。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一方面导致大学生出现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人倾诉,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压力会更大。由于长期缺少倾诉对象和交流对象,这些学生会逐渐产生一种孤独、焦虑、烦躁的情绪。久而久之,心理障碍越来越严重,导致任性、自私、孤僻、不善交际、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或出现社交恐惧症、自闭症等疾病。这些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缓解,很容易导致极端行为或自杀念头。“2004.2.23”云南大学凶杀案主犯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马加爵性格孤僻、粗暴、内向,没有亲密的朋友。加之家境贫寒,又即将毕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他形成了偏激狭隘的世界观,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后因与同学的琐事结怨,他萌生了报复杀人的恶念。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他先后残忍杀害了四名同学,祸及五个家庭,震惊了整个社会。 2、沉迷网络导致对现实世界缺乏认识。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把网络社会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逃避现实世界,自我封闭,疏远现实生活,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人格异常、人生观丧失。这也是诱发自残、自残甚至自杀的重要因素。同时,过度沉迷网络会使大学生患上多种生理疾病,甚至猝死。2004年底,武汉某高校2003级学生王某通宵上网后,第二天在宿舍突然死亡。其母亲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从温州赶到武汉。她将学校和网吧起诉到法院,要求学校和网吧共同赔偿经济损失21万元,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3、对新环境的适应障碍。大学新生有一个角色转换和适应的过程,每年新生往往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学把这一时期称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造成大学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心中的大学不一致,产生了心理落差;其次,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和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校园的普通一员,与中学时争当佼佼者的感觉有很大不同。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也是导致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之一。2007年6月18日,广东省江门市某高校学生宿舍3号楼7楼,一名大学生上吊自杀。据宿舍同学介绍,该学生是一名大学一年级学生,成绩不错,但性格比较孤僻,很少与同学交流,自杀原因可能是无法适应大学生活。 4、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不善于独立生活,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生活贫困。这些因素使少数大学生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导致其出现强迫症、焦虑,甚至精神分裂症等心理或精神疾病。若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大学生可能会以怪异或违法的行为发泄情绪,或以自杀的方式逃避生活。2007年3月21日凌晨4点,济南市五龙潭公园一名女大学生先割腕后跳水,幸好当时池水较浅,求生本能促使她爬上了岸。公园工作人员拨打110后,女孩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脱险。女孩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杀原因是学校刚刚公布了上学期的学习成绩,与她的预期有很大差距,再加上自己的感情生活不太顺利,感觉做什么都不顺利,最终想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5、情感问题带来的压力。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情感问题,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男女大学生正处于爱情萌芽期,对异性有浓厚的兴趣,渴望将友情升级为爱情。由于对男女关系缺乏了解(有的往往是一厢情愿,有的在关系破裂后不能接受现实),再加上不能正确处理,爱生恨,走向极端,要么自杀,要么报复性杀人。因情感问题导致的自杀、他杀在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占了很大比例。据北京晚报报道,2009年4月14日晚6时左右,北京某著名大学一男一女两名学生从北门附近47号宿舍楼13层坠楼身亡。有目击者称,男生先将女生推下楼,然后跳下楼。据同学透露,坠楼的两人是情侣关系,相恋两年,近期女生曾提出分手,但男生不同意。一个月以来,两人多次吵架,事发前女生宿舍楼内还发生过激烈争吵。 6、家庭和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和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因素。例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单亲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攀比、对差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紧、成绩不理想等因素,都容易使心理脆弱的大学生产生心理扭曲、性格缺陷、人格障碍等。久而久之,他们会感到生活枯燥、空虚,在外界压力和内心空虚的不断冲击下,他们会迷失方向,最终酿成悲剧。2006年2月28日下午4点左右,成都某重点大学的一名高三男生因英语四级考试不及格从5楼跳下,结束了困扰了他4年的大学生活。据熟悉情况的同学透露,该男生已经找到工作,正在等毕业证。结果,他没能通过四级考试,拿不到毕业证,心情十分沮丧,最终选择自杀。 7、自我安全意识淡薄。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很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因此,很多人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结伴出去玩,放松紧张的精神。但有些学生在玩耍时往往忽视安全问题,做出不利于自身安全的事情,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引发人身伤害事故。某大学张同学觉得长期的学习生活很辛苦,想放松一下,就和中学同学到郊外出去玩。他不会游泳就到河里玩,不幸溺水身亡,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8、法律意识淡薄。由于刚开始接触社会,一些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常常为了所谓的“兄弟情”而参与社会或同学间的矛盾纠纷。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以为一起吃饭、喝酒、玩耍、互相帮助、讲“兄弟情”就是友谊,而这种所谓的“友谊”可能埋下了对自己或他人人身伤害的隐患。另外,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长期受到家庭的溺爱,形成了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有些人不能像常人一样克制自己的行为,冲动时不考虑后果,从而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2008年10月11日哈尔滨六名警察殴打致死大学生案。死者林松岭是哈尔滨体育学院2004级篮球专业学生,家中独女。事发当晚,林松岭与另外五男两女(其中四人为体育学院学生)刚到酒吧便与六名警察发生冲突,后发展为斗殴,最终导致其死亡。在随后的庭审中,参与当晚斗殴的学生杨某承认,是他和林松岭等人在当晚首先挑起事端,双方发生争执后,先动手打了警察。斗殴过程中,林松岭拿起水泥块砸向警察头部,导致冲突严重升级。 9、精神或身体疾病。部分大学生入学前已患有精神或身体疾病,如果学校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后不予重视,这类学生入学后往往会受环境、学习、生活等外界因素刺激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有时甚至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某大学李同学患有精神疾病,入学时并未发现,入学后表现正常。但面临毕业时,由于压力增大,患上了精神疾病,并伴有严重的自杀、伤害倾向,引起同学们的恐慌。幸好学校有关部门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才没有发生意外和伤害。 10 遇到事故缺乏正确的应对措施。由于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很多大学生入学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在遇到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故时,缺乏应急处理能力和避免人身安全违法行为的能力。由于缺乏这样的能力,一旦面对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故,很多大学生往往显得束手无策,从而错过了最佳的避险时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2008年11月14日早晨6点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602女生宿舍因有人违反规定使用“火锅”,导致电器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20平方米。由于房间内火势较大,4名女大学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不幸当场死亡。 3.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对策探讨 近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努力预防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已成为各高校必须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国内高校发生的非正常死亡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1、大力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终身教育,它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命教育必须由学校、家庭、社会等机构共同推进,学校在此起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引导人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终极意义,探寻生命的归宿;强调生命的意义,即生命意识教育的生命。二是生命历程教育。生命历程教育就是教育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历程中的挫折。没有挫折和磨难,人生就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和磨难时,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通过生命历程教育,人们可以主动发现生命的真谛和学习、生活的乐趣。增强对美好未来的信心,从而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成功、辉煌与挫折。三是生命价值升华教育。生命价值升华教育即生命品质提升教育,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最高境界。生命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个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接受自我,最终实现自我。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大学生自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与这些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的价值,长期生活在压抑、自卑的状态中有直接的关系。 2、建立完善信息监测网络和防治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内部校园网,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对心理或精神障碍、沟通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神关怀;对与学生沟通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有效救助,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要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做好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如近年来大学新生自杀率较高,要考虑是否与对专业不感兴趣、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经济压力过大等因素有直接关系,要在了解这一群体学生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做好有针对性的救助工作。 3、加强对预防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一是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培训。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者,通过加强辅导员的生命意识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去关爱学生。二是加强教师的培训。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点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三是加强教师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培训。生命教育不能以简单的说教方式进行,它融合了多种情感因素,教师的亲身教导比言传身教更重要,教师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教学活动才不仅能体现出科学的光芒,更能体现出人格的魅力。四是着力建立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专门研究学生生命意识教育,通过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大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教会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放弃生命。 4、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我们提倡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的意愿和情感。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保护,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也应该是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从小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没有被一些典型案例所触动,他很难真正理解生命的珍贵,更不会懂得珍惜。安全教育虽然并不深刻,但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大学里,安全教育也不能忽视。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了解,真正增强防灾减灾的安全理念,从而具备良好的生命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学生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将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还可以让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 5、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使大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潜在教育力量。要注重通过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和舆论氛围培育大学生生命情感,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各方面丰富校园的文化内涵。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中的作用,以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要素占领网络阵地;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正确引导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还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开展其他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活动,使大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其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精神,学会欣赏别人、接纳别人,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减少危害他人生命事件的发生。 6、制定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应急预案。要充分发挥各级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团委、保卫机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对隐患苗头及时制定科学有效的处置措施,重点防范学生非正常死亡,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各院系要制定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应急预案,力争事发后尽快、有效地解决善后问题,防止事态扩大,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为防止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后的各种负面问题给高校带来政治稳定风险,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统一表态,规范媒体行为。对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不美化、炒作、歪曲报道,不描述过程,不刊登照片,防止媒体不规范操作造成负面诱导,以免影响和扰乱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 因此我校每年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目的就是为了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及时观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解答,让学生感到温暖、舒心、安心! 关注心理协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校“心连心协会”宣传部 制片人:雷翔 2017 年 11 月 16 日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