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婚姻矛盾心理咨询|成都市成华区:下沉法律资源,打造社区法律之家,传递法治温度时间:2024-06-27 13:14 下沉法律资源,传递法治温度 成都市成华区着力升级打造“家门口”法律服务站 近年来,成都市成华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全省全面依法治国示范试点为总体框架,更加注重系统理念、法制思维、强化基础,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区83个社区法律服务站升级改造为“社区法律之家”,成为社区居民法制宣传的课堂、法律实践的基地、维权服务的驿站、排忧解难的窗口。 据了解,“社区法律屋”成立以来,已接受50余万居民法律咨询,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2500余次,全区群众法治参与率由64%提高到92%,为9900余名农民工、特困群众等提供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1.56亿元,助力成华区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法治县(市、区)先进单位、全国“七五”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其建设经验被写入国家“八五”法制教育规划并在全国推广。 优化法律资源供给,整合法律服务进“门” 一是多点支持,让法律服务在基层扎根。街道社区提供场地、司法局提供专业指导、区财政提供经费,共同推动“社区法律之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设置,让社区居民急用时能找到它、需要时能记住它、需要时能看见它。 二是立体服务,实现法律资源协同供给。整合一站式法律援助、智慧法制宣传、亲民法律咨询、清单式法律服务等功能,推出16大类60余项法律服务产品,全面满足社区居民日常法律需求,为法治轨道上的百姓提供栖身之所。 三是多轴联动拓展法治空间。社区法律之家集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援助联系点、社区矫正工作站、学法用法实践区等基层法制教育和法治阵地于一体,是基层法律服务的综合平台,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法治文化、解答法律疑问、申请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把法治温暖传递到“心”里 一是培育公益队伍,让社区法律服务“有温度、有实物”。按照政府主导、专业化运作、普惠共享的思路,培育全省首家纯公益性律师事务所、四川·成都·成华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立足成华、辐射全省,为有需要的特殊群体免费提供全业务、全天候法律服务。成立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489件,挽回经济损失1.32亿元,荣获“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四川省依法治国优秀案例”称号,实现了政府减负、群众受益、律师事务所出名的“三赢”局面。 二是利用好专业资源,让社区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按照“三个一分”保障原则(司法局补助一分、街道支持一分、社区自筹一分),推进“一社区一律师”全覆盖。50余名律师深入83个社区,提供婚姻家庭、教育、医疗等四大类17项法律服务,并分类别分项建立了60余个网络法律服务微信群、QQ群,提供“淘宝式”法律服务,实现30秒律师实时答疑、24小时值班律师解答,逐步实现法律服务不用跑、不用等、不用开会、不用结案。 三是整合社会力量,让社区法律服务“多元可选”。按照“一个社区、一个品牌”建设理念,整合辖区内“五老圣贤”、“三官三师”等开设个性化、品牌化的法律服务工作室,形成法治保障共治、共治促进法治的生动局面。如在和美社区法律之家嵌入“天一工作室”,创新推行“律师、警察、群众”协作调解模式,被评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案例、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创新项目”; “民族之花工作室”落户华景路社区法制之家,选派苟玉芬同志为负责人,调解涉疆、涉藏、涉彝纠纷12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890余万元,被评为“全国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深化人民群众法治体验 把法治资源集聚到“港口” 一是打造“进民心”宣传品牌,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足。完善建设法治大讲堂、法治半月谈、法治书店、新起点工作室等法制教育活动平台,创新搭建全国首个“云学习、云法制教育”智慧法制教育平台,推出“点按、扫一扫、喊一喊、听一听、发一拨”的“六个一”体验模式,让法律资源“抬头看得见、举手可及、足不出户、扫码即得、一键接通”。 二是打造“维稳民生”帮扶品牌,让群众幸福更可持续。全面落实法律援助“全区一条龙”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法律之家”贴近民生、了解民情、知民心的优势,变“群众上门求助”为“帮扶进社区”,努力让群众多流汗、少流泪。圆满办结城北医院193名员工讨薪案、台胞张某等17名农民工讨薪案等重大帮扶案件,群众赠送“公平正义走遍天下,好公仆为民解难”等锦旗1000余面。 三是打造“善于解民忧”调解品牌,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巩固深化“律师-警察-群众”协作调解实效,探索创新“四诊四调”分级筛选纠纷化解机制,即“出门走访、随到随调”,简单纠纷由党小组、网格员、楼栋、院落等发现,随时随地化解矛盾纠纷;“坐堂会商、及时调解”,一般纠纷通过社区调解委员会、律师、心理咨询、民警、法官、五老等多方调解力量,在社区化解;“专业咨询、电话调解”,复杂纠纷通过街头电话、部门举报等方式,在街道化解; “多方协商、综合调解”,通过区领导召集专家学者、金牌调解员、特约律师等在区内化解疑难纠纷,其经验做法在《四川改革动态》《法治四川》等刊登。 (四川法制报记者陈博文拍摄)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