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2025 心理学考研:关注热点事件,分析其中心理学理论时间:2024-08-23 13:13 将快捷方式设置为“Star?” 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2025心理学考研备考交流组二: 加入群即可获得第一手高校资讯、免费资讯,还有更多有价值的活动信息~ 转眼间,2024年上半年已经过去 今年上半年似乎更加“热闹”,很多热点事件层出不穷 什么事件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这些热门话题背后隐藏着什么心理学理论? 要知道每年很多高校的考研都会有一些热点话题,比如2024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预考和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预考就考了“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相关的话题,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热点! Ps:这里不评判事件中谁对谁错,只分析事件中的心理理论,请大家理性吃瓜~ 活动一: 哈尔滨冰雪游、甘肃麻辣火锅等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活动回顾: 年初,黑龙江哈尔滨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南方小土豆”“土豆公主”等热图走红,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走上中央大街,引发网友热议。与此同时,哈尔滨也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游客们“花样翻新”,人造月亮、冰上飞马、冰上游艇、冰冻梨拼盘、热气球、恒温休息室、交响乐团……齐全的设施和服务,让当地人大吃一惊:“尔滨,你让我感觉好奇怪啊。” 心理理论: 情感共鸣与共情 共情是一个原本用在心理咨询中的概念,在这里,我把共情定义为个体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和经历的能力,并用它来解释哈尔滨冰雪游和甘肃麻辣烫的成功。 各地文旅部门对游客的真诚态度,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共情与支持,当人们感受到他人的真诚与热情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积极的行动与支持。 ②文化自信与认同 文化自信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与自豪,涉及对自己文化传统、历史、艺术、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肯定与尊重,拥有强烈文化自信的个体或社会群体会更积极地维护和传承自身文化,同时对其他文化也更加开放、包容。 身份认同是指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文化或个人特征的认同感。这种身份认同可以基于多种因素,例如国籍、民族等。身份认同是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个人的行为、态度和信念。 哈尔滨的冰雪之旅、甘肃的麻辣火锅,不仅是视觉和味觉的享受,更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认同,这种自信和认同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因为人们倾向于认同和参与体现自己文化认同的活动。 ③ 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体在现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念。一般认为从众是自愿的,但也是被动的。 当哈尔滨冰雪游、甘肃麻辣火锅等在社交媒体上热传时,人们往往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前往体验,这种从众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也是为了和别人一起体会同样的情感和体验,从而获得社会认可。 活动二: “网红猫易贝”发现了秦朗在法国的寒假作业 活动回顾: 为了吸引流量和关注,网红博主“猫一杯”发布视频称,一名法国男子在巴黎街头将两本寒假作业本递给她,让她帮忙归还失主,这个故事迅速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但随后被证实为捏造,涉事人员及公司受到行政处罚。 心理理论: ① 群体极化 指在群体决策过程中,群体成员的意见或倾向经过讨论后趋于更加极端的现象。 “秦朗在巴黎丢失寒假作业”一事刚在网上发布时,一些人觉得有趣,并予以关注。但随着讨论的人越来越多,群内的观点或许会向更极端的方向发展。毛一贝团队内部的相互影响,或许会催生出更大胆、更鲁莽的策划和执行。 ②风险决策与前景理论 卡尼曼提出了决策前景理论,其基本思想之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收益时会规避风险,而面临损失时则会追求风险。前景理论提出了损失规避的概念,即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 “猫一杯”选择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在评估风险和收益的决策过程。当“猫一杯”发布虚假内容时,它或许并未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和潜在的长期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发布虚假内容或许能迅速获得关注和流量,但一旦被曝光,将对其声誉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风险决策的评估不仅需要考虑短期收益,还需要综合考虑长期后果和潜在风险。 活动三: 热门网络梗“成都迪士尼” 活动回顾: “成都迪士尼”梗出自四川说唱歌手Nomi的一首歌曲《谢天谢地谢天》,歌曲中有一句歌词是“谢天谢地谢天,我想diss你”,因为发音和“我要迪士尼”相似,再加上MV拍摄地就在成都某小区,这个地方被网友戏称为“成都迪士尼”,迅速在网络上爆红,成为网红打卡热门地点。 心理理论: ① 从众心理 随着“成都迪士尼”网络梗火爆,关注、模仿的人越来越多,仿佛不参与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这种从众心理正是网络梗影响大众思维的典型表现。 ② 注意力转移 注意转移是指个体将注意力从一个事物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事物或活动的过程,新事物或活动的性质和意义是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之一,越符合个体的需要和兴趣,转移就越容易、越快。 这种现象在网络文化中尤为常见,“成都迪士尼”梗之所以能在网络上走红,是因为网络上的信息更新速度很快,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这种新出现的、有吸引力的内容所吸引,从而更加关注并参与讨论。 活动四: “肥猫事件”逆转 活动回顾: 肥猫事件,原指2024年4月11日,年仅21岁的游戏代练“肥猫”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身亡的事件。最初因肥猫妹妹在网上发布的一系列言论和聊天记录,引发了公众对肥猫女友谭某的广泛质疑和批评,谭某被认为是“感情骗子”、“诈骗犯”,导致肥猫跳江。 警方深入调查后,确认肥猫与谭某存在恋爱关系,并非外界传言的“单纯的经济交易”。肥猫去世后,其姐姐刘某通过网络曝光了谭某的个人信息和聊天记录,谭某家人的记录等敏感信息的泄露引发了网友对谭某的误解和攻击。但警方调查后澄清,这些言论和曝光行为侵犯了谭某的隐私权,导致舆论导向出现偏差。 心理知识: ① 群体极化 指在群体决策过程中,群体成员的意见或倾向经过讨论后趋于更加极端的现象。 在肥猫事件中,当肥猫姐姐最先将针对谭主的指控发布到网上后,信息迅速被网友接受并放大,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群体互动性,网友们可能会以更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谭主的不满和愤怒。这种情绪反应在群体中蔓延,导致对谭主的集体指责和攻击,这种行为可能比单个网友在独立情况下表现出的更为极端。 随着事件的进展,尤其是警方报告的公布,舆论出现了逆转。这种逆转也体现了群体极化的另一个方面,即群体意见的流动性和波动性。当群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它们可能很快走向新的极端,这反映了对信息的不加批判的接受和群体动态的影响。 ②去个性化与网络欺凌 去个体化又称去人格化,是指自我认同感丧失,拒绝从事与自身内在规范相悖的行为,从而做出自己通常不会做的事情。去个体化会导致人的行为变得更加冲动、情绪化,甚至具有攻击性。去个体化的原因包括:①匿名性;②自我意识降低;③责任分散;④屈从于群体压力。 当肥猫的妹妹在网上发布对谭的指控时,网民们可能会在匿名性的保护下集体指责和攻击谭(匿名性)。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责任分散在整个群体中(责任分散)。另外,去个体化的环境降低了个体对自身行为的内部监控(自我意识降低),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人们可能会忽略谭作为一个真实个体的存在,而将她视为一个抽象的攻击目标。在去个体化的状态下,个体可能会失去对自身行为的正常抑制,从而参与或加剧针对谭的网络暴力。 活动五: 南京阿姨10元手冲咖啡大受欢迎 活动回顾: 南京一位老太太制作的一杯十元手冲咖啡在网络上爆红,不少年轻人排队打卡,她一天能卖出四五百杯。“冲泡+烧水+塑封+手摇”的操作,辅以用大剪刀剪、用保温瓶冲泡的手势,以及当着顾客的面冲泡的坦诚态度,在年轻人眼里成为了“神秘操作”。 心理理论: 需要情感价值 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位阿姨的咖啡之所以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低廉,更重要的是她的经营方式所提供的“情感价值”,这种情感价值体现在她的真诚、踏实和不偷工减料。 她用的是大品牌的雀巢咖啡,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另外也体现了消费者对真诚、真实的需求,在过度包装、过度营销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渴望真诚、真实,南京阿姨的经营模式满足了消费者这种体验需求。 那么你对这些热门事件背后的心理学理论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心理学考研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堆砌,更是对现实世界敏锐洞察力的考验。当你们坐在考场上,面对那些结合最新热点话题的题目时,希望你们能够从容不迫,从容不迫。加油,心理学考研的同学们! 微信再次改版 如果你不标记星号,我们 很容易错过超级有用的信息推送 我看不到超级有趣的封面图片。 小孟不想跟任何一位即将毕业的同学失去联系o(╥﹏╥)o 星级快速心理学考研由我来负责★! ●后台回复“考试信息”,即可查看参考书目、真题解析、各学校招生简章! ●后台回复“必背考点”,可查看出题者最爱考点汇总! ●后台回复“心理焦点”,查看热点话题解读!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