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008-7318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 成都心理咨询|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困境儿童生命教育服务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详细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困境儿童生命教育服务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4-07-15 13:18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制作人 | 社会工作者 (ID:)

作者 | 杨艳荣,王晓燕

单位|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件基本情况

1. 案件背景

本案例为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向日葵绽放”困境儿童生命教育服务项目,由四川省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W区学校联合申报。

项目致力于为困境儿童搭建“家庭、学校、社工、社区”四大力量的连接,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项目结束后,服务团队在总结项目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困境儿童生命教育服务,针对困境儿童在校的预防需求、发展需求、治疗需求等多种需求做出回应。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陪伴困境儿童认识自我、认识生活,帮助他们面对和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使他们面向阳光、茁壮成长。

(二)小佳(化名)简介

小佳(化名),女,14岁,事实上的孤儿、私生子。

他是某学校高二的学生,自小和父亲、奶奶一起生活,出生后就和生母失去了联系,父亲再婚后,他和继母、妹妹(继母的女儿)一起生活,和妹妹关系还不错。

小佳6岁时,父亲与继母离婚,但他仍与继母和妹妹保持联系,偶尔会邀请她们暂时到自己家借住。

2015年9月,小佳的父亲因肺癌去世,留下小佳和80岁的奶奶孤身在家,无人照顾。

2015年11月,小佳和奶奶被送到W区一家福利院寄养,福利院的李妈(化名)负责照顾小佳的生活起居。

但由于需要照顾的孩子众多,工作复杂,导致精力不足,加之李母对小佳的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要求十分严格,小佳对李母产生了抵触情绪,多次从福利院逃走,与继母一起生活。

当继母问起小佳在福利院的生活时,小佳拒绝与继母交流,时间久了,当继母对小佳提出一些要求时,小佳就跑回福利院。她认为继母和李母的种种要求是想控制她、鄙视她,所以只能通过吵架、逃跑,甚至自残来反抗。

不良的亲子沟通方式,让小佳与继母和福利院的李妈妈的关系变得很差,自残的行为也让姐姐在备考期间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小佳变得不愿意与外界交流(身边几乎没有朋友,与老师同学也很少互动)。

他的社会支持网络薄弱,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上课经常走神,经常出现头晕、幻听等症状,并有割腕五次、吃药等自残行为。

他暂时辍学,不愿意外出,脾气暴躁,与同龄人缺乏交流,卫生习惯也较差,每天沉迷于手机游戏,饮食和作息时间不规律。

图1 家庭生态系统图

2. 案件服务流程及策略

1.问题分析与评估

1.问题定义

心理上,小佳称自己感觉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人,没有人照顾她,是被人鄙视、被遗弃在孤儿院的人。

自从父亲去世后,小佳就感到孤独,生活没有意义;

虽然她偶尔能见到继母和妹妹,但她还是得回到孤儿院独自生活。每天晚上,她脑海里都会响起奇怪的声音,诱使她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小佳对未来生活的绝望,导致她出现自残、自杀的行为。

上学期间,小佳经常听到脑海里有个声音在批评他,这让他心里总是烦躁不安,控制不住自己想撞墙、想跳楼的极端想法。

学习状态受到很大影响,注意力分散,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在学校没有朋友,讨厌学习,不喜欢数学、英语等课程和老师,不愿意与老师交流。

2. 问题预测

(1)微观层面:小佳今年14岁,正处于青春期,比较早熟和敏感,她觉得福利院的李妈妈只是对她的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有诸多要求,却没有对她表现出任何的爱和关心,这让小佳对李妈妈产生了抵触情绪,并多次偷偷溜出福利院,和继母一起生活。

但当继母问起她在福利院的生活时,她却保持沉默,拒绝与继母和姐姐交流。

当继母开始对小嘉提出要求时,小嘉会选择跑回福利院逃避问题的解决,并会认为继母或李母提出的各种要求不仅是对她的厌恶,更是试图控制她;

因此他们只能通过争吵、逃跑,甚至自残来反抗。

不良的亲子沟通方式导致小佳与继母以及福利院李妈妈的关系恶化,甚至自我孤立。久而久之,小佳变得不愿意与外界交流(身边几乎没有朋友,与老师、同学也很少互动),社会支持网络薄弱。

(2)中观层面:小家的家庭结构是一个不完整的家庭。

小佳自出生后就与生母失去了联系。父亲在世时靠开出租车为生,小佳从小由奶奶照顾。父亲再婚后,小佳被接到继母和妹妹(继母的女儿)家中生活。父亲在世时,喜欢抽烟、打牌。与继母关系逐渐恶化后,父亲与继母再次离婚。

成都心理咨询辅导_成都情绪疏导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疏导

9岁时,父亲因肺癌去世,小佳和80多岁的奶奶独自在家无人照顾,小佳和奶奶最终被送进福利院寄养。

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小佳的影响很大,缺乏家人的爱与关怀也让小佳经常感受到被忽视、被控制、被排斥;

家庭支持系统的薄弱,导致小佳长期处于自尊心和自我认知低下的状态,上课经常心不在焉,经常出现头晕、幻听等症状,情绪失控时会进行自残行为,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3)宏观层面:小佳随父亲就读于当地的一所小学,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邻居们都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后来,小佳住在孤儿院,感到很自卑。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让小佳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他在学校经常孤僻,觉得自己无法与同学融洽相处,更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由于父亲没有亲生兄弟姐妹,父亲去世后,只有小佳的继母和二叔偶尔来看望,很少有亲戚关注、关心小佳,小佳的社会支持网络非常薄弱。

2. 具体干预计划

1. 初步信息收集

(1)个案访谈:了解案件基本信息,发现问题与需求,制定服务计划,并根据个案访谈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现有计划。

(2)个案讨论:学校、家长、社工就个案进行讨论,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3)个别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小佳的家庭环境,了解家庭成员对小佳的认知。

2.制定并实施服务计划

(1)联系福利院,了解小佳极端行为的原因,主动联系四川省精神病中心专家进行病例会诊。

(2)联系小佳夫妇,提出心理健康治疗建议,并将针对性的诊断和服务建议纳入服务计划的设计中,确保服务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个案访谈:结合学校的干预措施和医疗救治结果,进行个案辅导,逐步提高小佳对生命的认识,重塑对生活的热爱。

(4)参与项目主题活动:主题讲座、彩虹信箱服务等活动,建设自身能力,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增强自信心和应对环境的能力。

(5)家访:透过家访,与小嘉的母亲及姐姐取得联系,增进她们对小嘉行为及问题的了解,让她们积极协助小嘉与社工共同努力,改善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

2.服务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个案管理模式,联合民政、街道、社区、福利机构、公安等多部门,为小佳提供必要的政策与支持;

运用心理社会认知模式,调整小佳对自己和家庭的正确认知,给予情感支持,引导重塑小佳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观念,减少情绪崩溃和极端行为的发生;

协助小佳与妈妈重建家庭关系,营造积极主动的沟通渠道,从而全面改善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我们运用优势视角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引导小佳发现自身及周围环境的优势与潜力,帮助小佳重建自信心,增强韧性,珍惜生命,积极面对课堂和学校生活,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2. 具体目标

(1)对接街道、社会资源,为小佳困难儿童提供必要的救助保护政策和资金支持。

(2)联系小佳和母亲,提出小佳心理健康治疗的建议,并将针对性的诊断和服务建议纳入服务计划的设计中,保证服务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结合学校的干预措施和医疗结果,社工对小佳进行情绪疏导与支持,逐步改善小佳对生活的认识,恢复对生活的热爱。

(4)针对小佳的特殊情况,我们开展了提高自我认知、增强韧性、树立自信心等主题活动,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应对环境的能力。

(5)促进小佳与家人的沟通,重建家庭关系,创设积极主动的沟通渠道,改善与家人、老师、学校同学的关系,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三)服务流程

1. 紧急干预和政策支持

接到学校的转介信息后,社工立即联系小佳所在的街道、社区、福利机构,了解其极端行为的原因;

还紧急联系了区政府儿童保护部门工作人员,详细汇报小佳目前的情况,了解困难儿童救助保护相关政策,最大限度维护小佳的个人权益;

同时,我们与四川省精神病中心对接,及时对接医疗救助资源,为小佳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图 2:接受紧急医疗救助的案例服务对象

2. 向阳而居,注意保暖

社工运用真诚、同理心,尤其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技巧,在小佳住院期间定期探访;

成都心理疏导_成都情绪疏导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辅导

通过多次访谈,我们与小佳逐渐建立了信任关系,并通过“彩虹信箱”搭建了“个案-社工-学校-家长”四方沟通平台,并以“彩虹姐姐”的身份,每周与她进行书信交流;

在彼此关系逐渐亲近之后,我们逐渐打破了小佳拒绝交流的心态,并鼓励她参加学校社工站组织的彩虹信箱、阳光课堂、生命教育主题小组活动。

引导小佳学会用理性的思考和安全有效的宣泄方式,疏导负面情绪,减少情绪崩溃、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

服务中,社工进行现场家访,积极与小佳继母、姐姐、李母等当事人沟通,了解小佳家庭生活环境;

并积极调整小佳对自我和家庭的认知,引导小佳与家人学习家庭关系沟通技巧,重建家庭关系,打造积极主动的沟通渠道,改善小佳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服务后期,社工积极鼓励小佳参加“儿童抗逆力”小组活动、生命教育课等系列活动,通过自我认知提升、抗逆力增强、自信心建立等,不断自我赋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社工始终发挥优势视角和“推动者”作用,关注小佳个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相信小佳是解决自己问题自己的专家,充分发挥社工“推动者”的作用。

图3 社工到医院探访个案工作者

3.家校合作,陪伴孩子成长

一方面,学校社工、专业心理咨询开展家访服务,主动联系小佳及其家人,引起家人对小佳身心状况的关注,并提出对小佳进行心理健康治疗的建议。在征得小佳及其家人同意后,小佳得以进入四川省精神病院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心理及药物治疗。

同时引导小佳家庭成员积极学习了解亲子沟通技巧、育儿教育知识等,小佳与家庭成员共同努力,重建家庭关系,打造积极主动的沟通渠道,从而全面改善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另一方面,社工为小佳提供情绪辅导服务,讨论小佳情绪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指导小佳学习情绪管理、合理发泄负面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还围绕“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环境、人与生活”生命教育四个维度,设计开展了小组活动、阳光课堂、生命教育课等;

引导小佳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发挥自身乐于助人、细心的优点,主动争当班地理代表,重建自信心;

同时,我们及时联系小佳的班主任和同学,协助他建立和拓展伙伴关系,重建社会支持网络,为小佳重返学校提供支持。

最后,社工对接社区资源,主动邀请小佳参加“关爱脑瘫儿童”、“守护残疾人”等系列社区活动;

引导小佳正确认识生命的珍贵和不屈的精神,鼓励小佳参与志愿者选拔,通过担任志愿者,进一步鼓励小佳积极交流、认识同龄人,增强重返校园的信心和支持网络。

图4 社工、心理咨询进行现场家访

4.多部门、跨专业协作,互相帮助

本案例中,面对一位遇到多重困难、需要协调、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的复杂个案服务当事人,社工采取了个案管理策略;

在为小佳及其家人提供基本服务的同时,积极协调政府、司法机构、福利机构、学校、社会团体等部门及跨学科合作力量,举办事实孤儿专项案例研讨;

一方面,我们讨论小佳要求不再回福利院,而与母亲(继母)和姐姐一起生活,以最大化小佳的利益。

另一方面,社工对接政府和社会资源,联系街道、社区儿童主任、社区居委会成员等,定期走访小佳,跟进她在家中的生活状况;

社工充分发挥资源连接器作用,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对接四川农业大学志愿者,组织一对一结对志愿者定期对小佳进行居家学习辅导。经过三个月的辅导,小佳的学习兴趣逐渐高涨,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图5:民政、街道办事处、社区、福利机构、公安、社工等召开专题案件座谈会

3.服务结果

本案例结合社工的专业价值观、技能和方法,遵循社工的工作原则,制定针对性的服务计划介入个案,并采用个案管理模式,团结政府、学校、司法、心理咨询和医务人员,助力保护儿童;

通过心理社会认知模式与小佳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调整小佳对自身和家庭的认知;

与小佳及其妈妈一起学习家庭关系沟通技巧,重建家庭关系,打造积极主动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这样就达到了改善小家家居环境的目的;

同时,搭建“个案-社工-学校-家长”四方沟通平台,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在小佳本人、小佳母亲、学校、社工的共同努力下,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辅导;

小嘉能够在医院及时接受检查,积极配合心理及药物治疗,通过不断的资源投入,帮助小嘉走出目前的困境,并通过不断的自我赋能,促使小嘉在身体、心理、社会性等方面实现良好的转变与成长。

四、案例启示与反思

1. 多方参与推动儿童保护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人的变化会影响环境,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人产生反作用。

成都心理咨询辅导_成都情绪疏导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疏导

本案例中,社工不仅采访了小佳本人,还将小佳的父母、老师、同学等纳入服务范围,使得个人和环境同时改变,促进小佳不断改变。

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问题,不仅与学校生活有关,还与他们的家庭生活、同伴关系的建立、孩子的成长过程、成长环境等息息相关;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场所,社工在服务过程中经常发现老师、社工的指导对小佳个案的影响有限。

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可能有一个“问题父母”,没有家庭本身的改变与支持,个案很难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和可持续的突破。

社工应放在整个家庭的大背景下审视、分析这些问题,与小佳建立相互信任,与小佳家庭成员成为伙伴。

关注孩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中与家人共同学习、成长,恢复家庭中被弱化的潜能,帮助家庭由消极转为积极;

关注幼儿的同伴关系和良好的学校环境,让幼儿在学校接受校园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发挥行政力量,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三者相互补充,更加系统地解决困难儿童在校问题和普遍存在的困难儿童问题。

因此,做好儿童保护工作,学校社工需要更好地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助力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相结合的儿童长效保护机制。

2.重视社工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资源联结作用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社工在资源对接、能力建设、心理干预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儿童问题往往是多面而复杂的,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解决。社工是连接多方力量的有力桥梁。

在此个案服务过程中,社工可以协调多方资源,调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民政工作者、心理咨询、医务人员等跨部门专业人员共同努力,让各个群体都参与到儿童保护工作中来,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各方面服务。

3.重视专业社工专业价值观与方法的运用

面对特殊个案服务对象,如果社工在服务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社工专业理论守则、尊重服务对象,就无法建立专业关系,专业服务也无法开展。

社工在为困境儿童提供个案服务中,应秉承社工专业方法,坚持正强化和优势视角,相信困境儿童虽然身处诸多困境,但仍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相信服务接受者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大力量;

引导服务对象挖掘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积极面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困难,从而达到助人自救、授人以渔的目的。

同时,从未成年人保护出发,保障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正视困境儿童面临的一切需求与困难,给予困境儿童更多支持与鼓励,实现“以生命影响生命”,温暖陪伴服务对象全程成长。

4. 发挥带头作用,推动学校儿童生命教育发展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断增多,每一个真实的数字都是血的教训,预防服务可以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

这些问题并不只存在于一所学校,而是存在于大多数学校,亟待找到解决办法。

本次案例从小佳的特殊个案开始,拓展到小组活动、大型专题讲座、社区活动,再到全校范围内生命教育课程的推广,服务过程都围绕着生命教育理论展开。

生命教育是孩子们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发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起点,也是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不至于走进死胡同的“防护墙”。

通过专业社工,对全校学生特别是困境儿童开展生命教育,重点关注“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环境、人与生活”四个维度;

让孩子明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尊重、包容不同的人,熟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严于律己、严于律己,不苛求他人,热爱环境,主动保护环境,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目前,学校生命教育服务已成为我中心的品牌服务之一,探索出了心理疏导“彩虹信箱”、生命教育教师团队、生命教育教师手册、四维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等“三个1+4”生命教育德育课程体系,并在三所同类型学校成功共享推广。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青少年服务专家任志锋先生

在接触了3万名青少年后

他提出了以下 19 条建议......

《与儿童及青少年沟通技巧系列实用课程》

好评如潮,扫码赢大奖

↓↓↓

【社工书店】

社会工作优秀图书汇编

↓↓↓

【社工线上课堂】

社工精品课程集锦

↓↓↓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 电话直呼

    • 19113215764
    • 19113215764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