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林生斌事件刷屏,失亲之痛如何面对?心理咨询师为你解读时间:2024-08-02 13:08 文字:张文萍|易心理咨询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心理公开课” - 01 - 失去亲人的痛苦令人心碎 今天看到妈妈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她和爸爸的旧照,说梦见爸爸,怪爸爸不该丢下她一个人,这句话说出了她内心孤独无助的心情,我不禁流泪,但这些泪水不是为死去的爸爸流的,而是为活着的妈妈流的。 几年前,我父亲被诊断出癌症。从诊断到去世,只过了两年。他去世的事实无法改变,我母亲至今仍无法释怀,还活在过去。 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接受父亲即将离我们而去的事实。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没有这样的机会,比如林生斌,他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最近我的微信里充斥着林先生家遭遇不幸的消息,一场突然的人为火灾毁了他的家,夺走了他的亲人——妻子和三个孩子,也夺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从林先生微博发布的文字中可以感觉到,他现在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已故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而活。 林先生在微博上表示:“孩子们,我多想再见到你们,看到你们可爱迷人的笑脸……我无数次呼唤你们的名字,你们回应的都是最天真的笑容。” “孩子们,我多想再见到你们,实现我们的约定。”“爸爸给你做了你爱吃的饭菜,看看你这几天瘦了没,爸爸好想你。”“杭州下了一整天的雨,雨,这是你想爸爸了,所以才流的泪吗?” 字里行间,他表达了自己不能接受、不能相信,他的心还在妻儿身上。 虽然有亲人朋友陪伴安慰,也有陌生人在微博上留言鼓励他,希望他振作起来;也有人提醒他,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面对这样的生活变故,承受着巨大的内心折磨,任何言语都显得如此单薄、无力。 针对此事,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希望有关方面能够严惩不贷,也有人希望事情的真相能够早日水落石出,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对于遭受了如此巨大灾难和创伤的林先生来说,他已经没有精力去应对这一切了。 - 02 - 这场灾难不仅摧毁了他的现实生活,也彻底击碎了他对世界的信任。 ——人们对创伤的反应 创伤是指经历生命或身体完整性受到威胁、自身或亲密关系受到严重损失、或遭受突然不寻常的冲击。 林先生遭遇过一次重大创伤事件,经历这样的事件后,人会感到无助、绝望、恐惧,当这种感觉超出他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变得心理脆弱,无法自控。 事发场景在脑海里闪现,图像、噩梦频频出现……创伤性事件以不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重现。 这是因为突然的冲击和创伤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思维和应对生活的能力。这些感觉会让人陷入困惑的状态。 经历过严重创伤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会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焦虑和愤怒,这使得他们很难照顾自己并与他人维持关系。 有些人用毒品、酒精或其他东西麻痹自己,让自己感觉更好。 面对遭受巨大创伤的人,你能感受到他们的悲伤,想要帮助他们。通常人们会采取安慰、鼓励和提醒的方式,就像人们在微博上给林先??生留言一样。这些方式能给他力量,但不一定能真正帮助他。 因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摧毁了他的现实生活,也摧毁了他内心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甚至彻底粉碎了他对世界的信任。而这种内心的重建比外在的重建更为重要。现在重建生活要困难得多。 2012年四川地震发生后不久,我去成都培训一些想在地震灾区提供心理援助的志愿者,他们告诉我地震灾区的情况,当他们对幸存者感同身受时,他们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当时感到无能为力,觉得自己能做的很少。 否认是经历过创伤的人们常见的反应。 我认识一位女士,她的女儿8岁时,丈夫因工伤事故去世。但从那以后,女孩每年都会在学校档案的父亲一栏里填写父亲的名字,填写自己的年龄和职业,直到高中毕业,她心里始终为父亲保留着一席之地。 她拒绝承认父亲已死,试图停留在父亲还活着的时光里。 还有一次,我在带领参与者进行情绪工作坊处理悲伤,其中一个步骤就是说再见。期间,一位女士非常抗拒。她说:“我不想跟他说再见,我不想他离开,他是我活下去的支撑。”她不愿放下的,是她已故的丈夫。 遗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残忍,抛弃过去,独自前行意味着背叛前一段感情,这让他们感到愧疚。 - 03 - 创伤经历会剥夺一个人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创伤后的阴影 心理学上对于遭受过巨大创伤和不幸的人有危机处理和心理干预,治疗的过程在理论上看起来是那么有条理,问询、评估、干预,但现实中很难按部就班的进行计划,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秩序已经不复存在。 创伤击中了人性的核心,因为它摧毁了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对世界的认知。 生命中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容貌。当这个人去世时,就像镜子破碎了,你的自我形象也破碎了。 林先生原先作为父亲、丈夫的身份,随着妻儿的离世而突然改变,而他对这种身份的转变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一时之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当他不能再按照自己的身份行事时,与这些身份相联系的自我形象就受到损害。 一个人的身份是其生活历史的积累。 一个人身份的建构依赖于个人对自身生活经历意义的理解,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史。严重的损失,如丧失身体完整性、失去亲人、失去家庭、失去生计等等,这些都会威胁一个人的自我身份,并导致对自身身份的困惑。 创伤经历会夺走一个人的安全感。 经历过创伤后,人们不再认为自己是坚不可摧的,也不再相信世界是有序和公正的,周围的环境变得充满危险和威胁。 创伤还会摧毁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受害者不再相信自己有力量和能力保护自己。 从生理上讲,经历过创伤的人更有可能做出导致健康问题的行为。 在电影《血战钢锯岭》中,男主角戴德蒙斯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他目睹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的死亡,为了忘记这段痛苦可怕的经历,他用上了酗酒、吸毒等行为,众所周知,这些行为最终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创伤经历导致人们的情绪长期积压,愤怒、恐惧和悲伤。这种心理上的压抑最终会引起身体症状,比如睡眠问题和饮食失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神经系统变得脆弱和敏感,他的心脏和消化系统也会出现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症状可以让他们逃避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他们宁愿忍受身体上的痛苦,也不愿遭受精神上的痛苦。 创伤经历会改变人们对世界的态度,导致人际关系出现一些障碍,而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又会降低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 04 - 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的人才能生存 - 创伤后处理 哈佛医学院心理学教授,麻省总医院难民创伤研究项目主任,医学博士,教材《全球精神卫生:创伤与复原,创伤者现场与临床护理指南》(2011版)的作者,花了20年时间救治世界各地的创伤人群,他认为创伤应该是咨询病人时首先要获取的医疗信息。 经历创伤后,人的认知会发生改变,原有对世界的认知被破坏,很难再以原有的方式应对生活,也不知道可以信任谁。另外,过度压抑情绪导致不愿意表达,或者很难表达自己。 给予客户一个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是重建他们内心的有效方法。 在诉说的过程中,他们的嘴巴被打开,受损的思维被重建,被压抑的情感也逐渐得到放松和宣泄。 理想的做法是加入一个由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组成的团体治疗小组。 我曾经听过一位美国治疗师的讲座,他分享了20年来他带领一群经历过创伤的人群的经历。 他说,他一直以来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引导团员发言,发言过程中并不评判他们说的是否正确、是否合乎逻辑,而是鼓励他们继续讲,就可以看到他们的转变。 创伤事件会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并影响人际关系。 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着相似的经历,理解彼此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建立关系,逐渐找回自我认同感,并慢慢开始寻找新的社会角色。 当然,彻底的治愈也需要对损失的哀悼。 哀悼其实是一种告别的仪式,是为了接受之前经历的结束,并宣告一个新的开始。 宽恕所遭受的伤害,宽恕和接受那些被视为“他人”的人,包括造成伤害的人。 这是最难的一步,很多时候人们想用仇恨来提醒别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受良心的谴责,也提醒自己应该为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做点什么。 但这种方式就像是给自己建了一个监狱,把自己关在里面,没有自由的机会。原谅别人,就是解放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因为你还值得过上好的生活。 对于经历过创伤的人来说,通过悲伤找到生活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力量。 犹太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曾被囚禁在奥斯维辛犹太集中营,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依靠寻找生命的意义,获得了活下去的力量。 他在其关于生存的书《追寻生命的意义》中写道:“要恢复受过创伤的人的内心力量,他必须能够看到未来的目标。” 他还在书中多次引用尼采的话: “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的人才能生存。” 愿那些经历过深深痛苦的人们通过苦难本身找到生活的意义。 后记 对于经历亲人去世或重大创伤的人来说,不同的人会经历不同的情况。 有些人会在一段时间后慢慢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摆脱过去的痛苦,继续生活。 但如果服务对象符合以下9种情况中的5种,且感到困扰,工作、生活功能受到影响,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医院的帮助: (1)持续抑郁,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主观感受抑郁(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或他人观察到抑郁(如流泪) 注意: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很烦躁。 (2)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愉悦感明显下降(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别人观察到的) (3)不节食时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明显增加(如一个月内变化超过5%),或几乎每天食欲减少或增加。 注意:儿童应考虑体重不会按预期增加 (4)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5)几乎每天都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迟钝(不仅主观上感到不安或迟钝,而且别人也能观察到) (6)几乎每天都感觉疲倦或缺乏活力 (7)几乎每天都感到无价值感或不恰当、过度的内疚感(可能达到偏执的程度:不仅仅是自责或对疾病的内疚) (8)几乎每天都出现思维能力或注意力下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主观感受或他人观察)。 (9) 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不仅仅是对死亡的恐惧),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想法,或自杀未遂或没有具体的自杀计划。 尤其当患者想要摆脱困境而又无力、情绪失控等情况时,应及时寻求帮助。 超过 作者简介:张文萍,心理咨询,心理学硕士,美国心理学会会员,从业11年。专业领域:婚姻家庭、情绪管理、个人成长。特长:叙事疗法、正念减压(MBSR)、认知行为疗法(CBT)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