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恐艾干预中心:专业脱恐机构,关注恐艾者心理健康时间:2024-05-28 13:07 艾滋病恐惧干预中心是成都一家由专业心理医生创办的专业实体抗艾滋恐惧组织,至今已接受近万名艾滋恐惧症患者的咨询。在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这位医生。 成都全搜新闻网(记者赖洁)11月30日报道,每年12月1日,艾滋病都会成为媒体的主流话题,人们的注意力会转向感染者。但除了感染者之外,其实还有一大群人对艾滋病心存恐惧。他们经常发生商业性行为和一夜情,于是事后开始担心,甚至担心按摩、接吻、油压、口交等边缘性行为也会导致感染。他们日夜不停地在网上搜索信息,反复检测,以至于生活、工作完全被打乱。一些对艾滋病心存恐惧的人,即使在检测结果为阴性6周、12周后,依然心存恐惧。 艾滋病恐惧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成都一家精神病医院的张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艾滋病恐惧症干预中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本网去年此时对此进行了报道。今天又是一个艾滋病日。张医生的艾滋病恐惧症干预工作进展如何?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是不是越来越多?艾滋病恐惧症干预工作面临哪些瓶颈?为此,我们进行了跟踪走访。 “今年,我们至少接到了5000名害怕艾滋病毒的人的咨询。显然,害怕艾滋病毒的人数在增加。” 成都圈搜新闻网:今年您咨询了多少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去年您说全国至少有50万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今年有变化吗? 张医生:总共有五千多人,比去年增加了好几倍。一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别人介绍或者网上搜索,了解到了艾滋病恐惧症干预中心。可以明确的说,对艾滋病产生恐惧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是网络发展太快,导致每个人接受信息的频率和容量都很大,同时由于对艾滋病、性病的了解不够,产生了过度的恐慌。 成都圈搜新闻网:今年有多少人跟你一起成功摆脱恐惧?你觉得这些人摆脱恐惧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张医生:从恐惧症中逃脱出来的人数应该在3500到4000左右。最重要的经验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要相信我,这是心理干预的第一要务,不相信我就不会按照我的方法去做。第二点是要克制,不要乱找,毕竟网上很多知识并不全面,也不正确。第三点是要坚持,坚持用科学的原理去分析,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去针对性地去恢复,尽量不要插话。 “恐艾症患者大多有过性交易或者一夜情行为,而且恐艾症患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成都圈搜新闻网:今年前来咨询的成都恐怖迷们,主要从事什么职业、什么行为?和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吗? 张医生:成都有性恐惧症的朋友中,80%有过异性性接触,包括一夜情、嫖妓、或非婚性行为,15%有过同性性接触,5%有其他原因,从公务员到农民工都有。与过去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性恐惧症朋友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另一大特点是,处于事业上升期、已婚有子女、承担一定社会和家庭角色的男性是最为恐惧的。 “艾滋病恐惧症不是精神疾病,而是一种更严重的心理障碍。人们不应该歧视它。” 成都圈搜新闻网:有没有哪位顾问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给我们讲讲他的故事吗? 张医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位客户是一个15岁的女孩,很小气。她因为父母离婚,没人管她,就叛逆了,她就不再学习,跟着一帮流氓混在一起。去年艾滋病宣传日的时候,她害怕艾滋,在QQ上给我留言,说她和不少于5个男生发生过无保护的性行为,害怕感染艾滋,就向我请教。我给了她几个建议,一是讲了她父母的亲情和爱,青春期的无知,建议她去医院咨询检测;二是让她尽快回学校读书。她哭得很伤心,答应我,会积极调整心态,考虑自己的未来,第二天再问我艾滋的事情。结果第二天她就没有来了,肯定是被和她在一起的男生给拉黑了。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想到这样一个对艾滋病有恐惧的年轻人,交了不好的朋友,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艾滋病知识干预,可能会被强迫发生性行为,加重对艾滋病的恐惧,导致心理问题,我不禁有很多担忧。 还有一位是天津的一位男性朋友,他29岁,家里很穷,孩子刚满一岁。他的妻子得知他害怕艾滋病后,情绪失控,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家里只剩下他80多岁的母亲和不满一岁的孩子。他不仅要辛苦工作,还要面对艾滋病恐惧心理的侵蚀,生活摇摇欲坠。虽然后来他在一定程度上康复了,但他在其他方面出现了一些精神障碍。包括对社会的怀疑和不信任,对感情的极度排斥。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很多积极的人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